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安源区政府 查看内容

康峰:聚焦“三化”提“三力” 打造“红安源”党建品牌

2020-7-3 10:4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安源区委组织部

摘要: 聚焦“三化”提“三力” 打造“红安源”党建品牌中共安源区委书记 康峰刘强同志在全省农村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现场会上强调,要把“三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抓手”,扭住不放、抓住 ...

聚焦“三化”提“三力”  打造“红安源”党建品牌

中共安源区委书记  康峰


刘强同志在全省农村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现场会上强调,要把“三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抓手”,扭住不放、抓住成效。安源区紧扣“四个方面定标准、六个方面立规范、一张网络联整体”的目标要求,聚焦“三化”稳固根基、凝聚民心、传承基因,不断提升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和文化传承力,着力打造具有安源特色的“红安源”党建品牌。
筑堡垒、强中枢,提升政治引领力。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安源区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全区一盘棋思维,以农村和城市为重点,统筹推进全域“三化”建设。结合各领域党建工作特点,横向定标准、纵向显特色,科学制定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实施方案,建立“1+8”标准化建设清单,逐条定标、逐项规范,打造统一标准下的个性化 “三化”建设体系。科学规范设置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换届提醒工作机制。印发《党群服务中心及党组织阵地建设基本规范》,从形象标识、功能设置、运行规范、管理要求等进行统一明确,以标准化的阵地建设有效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推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实行“一肩挑”,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抓实“领头雁”能力提升。加强村、社区后备力量的选育管培,全区115个村、社区有后备干部558人,确保有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
聚民心、解难事,提升组织凝聚力。把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作为“三化”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提升服务水平,让场所用起来、活起来, 让群众方便来、愿意来、经常来,确保硬件建得好、服务跟得上。在城市,深入推进“一支部三中心”,搭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治中心“三心”平台,引导单位、行业领域党组织将资源、资金、项目注入“三心”平台。用好用活“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注重居民所需,建立“需求”清单;以党建纽带统筹区域资源,建立“资源”清单;健全双向沟通协商、双向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共建单位与社区党组织建立“项目清单”。通过群众“点单”,支部“下单”,单位“接单”的模式,使服务重心下沉,优质资源下沉,人员力量下沉,推动问题处理在一线、难题解决在一线、群众满意在一线。在农村,围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难点热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推进党员议事制度,全面落实“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经常性入户走访、走亲连心,注重听取意见、掌握民情、化解矛盾,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升组织凝聚力和群众向心力。

传基因、靓名片,提升文化传承力。安源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孕育了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指引着无数安源党员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奋勇向前。安源区注重将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转化为基层党建“三化”建设的动力源泉,打造以青山镇源头村、安源镇张家湾村、五陂镇五陂村、丹江街丹江村等为重点的“红色名村”示范点。把红色资源灵活融入标准化的阵地建设中,通过主题影片、信息化交互等方式重现红色历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扬革命先烈的优秀文化传统,将安源精神牢固根植于当地党员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中,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广泛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发动党员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在服务带动当地群众的优势作用,在张家湾村“把一切献给党”党性教育基地开设农垦基地,引进金丝皇菊种植技术,形成“党建+红色资源+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不断拓展红色资源的现代化内涵,使红色资源既讲历史故事,又助力致富。通过实体化的红色基因传承模式,擦亮“红安源”特色名片,让“红色名村”更具时代新鲜感,“三化”建设更具历史厚重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