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会写自己名字、会买菜做饭做家务活了;‘闷葫芦’女儿偶尔也会开口叫声爸爸妈妈了……”7月1日,记者见到安源区五陂镇大田村村民李和根。谈起自己的一双儿女的近况,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前些年,儿女先后被诊断为先天性智障,妻子要照顾小孩,李和根只能一人扛起家中的经济重担,家庭生活陷入困境。2016年,李和根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他的家庭情况,五陂镇精准施策,把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安居扶贫、残疾人补贴等扶贫政策和优惠一一落实到位。 健康扶贫让李和根家跳出了贫困泥沼。在村委会和帮扶干部支持下,两个孩子办理了慢性病卡,平时看病拿药有报销,还签约了家庭医生,会经常上门看望两个孩子,此外,萍乡市特殊学校的特教老师定时送教上门,让两个孩子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他的养殖基地“兵强马壮”:有土鸡150只,鸭100只,鹅50只,羊30只,妻子被安排在镇政府食堂上班。“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光亮,两个小孩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能健康无忧地成长,我们夫妻俩对以后的生活更有信心。”李和根话语中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同样因病致贫的还有家住安源区白源街大陂村村民李福。他是村民交口称赞的“二十四孝”好老公,悉心照顾患病的妻子叶宁敏十余年。 叶宁敏患病后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做点简单的家务活,一不小心摔跤就骨折,还对花粉和紫外线光照过敏,出入医院成了家常便饭,每天要服用激素、护肝护胃护肾等多种药物,连她自己都记不清药名,可她的“私人保健医生”李福记得清清楚楚。 “现在好了,家庭医生会经常上门来指导我妻子用药,有时候还直接把药送上门。”李福提到的医生正是白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林坤魁。作为李福家的签约医生,林坤魁要上门给夫妻俩测血压、指导用药、记录二人的身体状况。“街道每一年针对贫困户都会做一次体检,并且还将李福夫妇两人所患的慢性病纳入了报销范围。”林坤魁向记者介绍道,“无论是门诊费用还是住院费用,李福家都享受了90%的报销比例。2019年,在门诊费用上,李福只花费1500余元。在我的指导下,叶宁敏的住院次数也明显减少,两口子省下了不少钱,去年他们还给我送了面锦旗表示感谢呢。”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我市努力做到让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各项政策制度的作用,切实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受益水平,真真切切地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目前,全市县域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落实“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所有产权公有村卫生室全部开通了门诊统筹,实行即时结算,让基层群众“小病不用进城里,看病报销享便利”。今年1至5月,全市贫困人口累计报销共8830人、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9.09%;组建了566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共2500余人,为贫困人口签约50620人,履约48333人;农村贫困人口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完成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