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们的白源就跟城区一样的,处处都是海绵路,放眼望去,院落整洁,道路干净,在白源生活60多个年头的我亲眼目睹了白源发生的变化,那真是翻天覆地。”嘴角洋溢着笑容的唐大爷说道。 近年来,白源街始终秉承"创建为民、惠民、利民"理念,多措并举,坚持全域创建,以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导向,以精神文明创建为基石,助推白源街创建文明城市航船破浪前行。 ▲清理垃圾杂物 ▲清理牛皮癣 创建文明城市,以整治环境卫生“起航”。该街组织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志愿者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整个行动坚持“减量、规范、美观、量化”的原则,按照清理整治和依法规范相结合,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思路,对320国道白源段道路两侧、各村(社区)主次干道、村、居民房前屋后等地的环境卫生、垃圾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对村、居民房屋楼道间的乱涂乱画、牛皮癣进行清理整治,并深入各村(社区),大力宣传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动员群众自觉维护好环境卫生,上门督促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形成长效保洁机制。自实行“一五十”工作法以来,共清理垃圾杂物100余车,清理牛皮癣1000余处。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创城宣传氛围,为创城工作加油、助力。 ▲街心花园 ▲幼儿园 ▲白源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洒水车加强道路洒水频次 创建文明城市,以完善基础设施“领航”。该街始终坚持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靓丽白源工作原则,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300余万元建成启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标准在安源区乡镇级卫生院中位居前列;投资800万元的白源学校中学教学楼、投资300万元的白源学校标准化足球场项目,大大提升了学校基础设施水平;投资500余万元的街中心幼儿园已经开园,解决了工业园及周边安置小区幼儿入园难、入园远的问题;投资300余万元启动城乡道路“白改黑”项目,总计铺设柏油路面4.5万平方米;投资200余万元的320国道(白源段)人行道绿化项目;投资200余万元的街心花园文化广场改造、公益停车场项目,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有效改善了停车难的问题;投资120余万元启动农村亮化工程,彻底解决村民夜晚出行难的问题。投资1200余万元建设6个村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投资500万元建设一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日处理垃圾30吨;投入300余万元,用于改善环卫硬件设施设备。其中,辖区背街小巷、村(社区)等共计更换垃圾桶、分类果皮箱4000个。采购道路清扫车1辆、洒水车2辆、挂钩式垃圾拖车2辆及54个挂钩式垃圾箱等特种作业设备用于对辖区的道路保洁及垃圾清运,建立垃圾清运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卫生。该街将继续为群众打造更加美丽的靓丽白源,靠真抓实干凝聚了党心,将文明创建纳入常态化,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赢得了民心,让村(居)民共享创建成果。 ▲新村社区“妈妈帮帮团”为社区困难家庭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 ▲新村社区“妈妈帮帮团”为留守儿童送上爱心便当 ▲草根宣讲团进社区宣讲文明创建 创建文明城市,以精神文明创建“助航”。白源街始终坚持弘扬真善美,激发正能量工作原则,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平台,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该街共建立了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如长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春锣特色志愿服务队,以全街获得的全省“文明家庭何清兰家”、“最美萍乡人”张军飞、刘勇等好人典型事迹为素材创造原创节目,开展各类巡演活动,引导辖区群众争当好人、勇当好人。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妈妈帮帮团”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环境保护、文化服务、帮困服务、治安维护等创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塑造文明创建的社会责任感,培育了社区的和谐文化。街机关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草根宣讲团”志愿服务队伍为载体,深入企业、村庄、社区开展各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讲活动,组织辖区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合力共建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