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罗建华报道:“国家政策好,也不能光坐着等别人来扶贫,我要自力更生,自己‘站’起来。现在,我家是脱贫示范户,更要感恩奋进,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仲夏七月,酷热难耐,记者见到颜冬林时,他正在扶贫产业基地忙着洗车,在那儿干得正欢。 颜冬林,现年50岁,萍乡经开区社管三局东壁村村民。“年轻时,我身体不好。2010年,做了肝胆切除手术,我躺在家里将近一年没出门。老婆生了第二个儿子后,因脑供血不足经常头晕眼花,要长期服药。大儿子要读书,小的还嗷嗷待哺。全家靠着低保金和我老婆在餐馆做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在帮扶干部的贴心帮扶下,日子才好起来!”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颜冬林感慨万分。 ![]() 2014年,经过民主评议,颜冬林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时候,他家里除了几张床,基本没有像样的家具,比较值钱的就是一台老旧的电视机,院子里长满了青苔,房子周围杂草丛生。经过帮扶干部的倾力帮扶,他家里发生了很大变化。 ![]() 2016年底,颜冬林家里呈现一片勃勃生机:长满青苔的小院铺上了水泥,房子外墙贴上了白色的瓷砖,房子周围的杂草没有了,菜园里种了各种蔬菜,家里虽然简陋,但是干净整洁。“这些变化都是帮扶干部利用双休时间和村干部用辛勤劳动换来的,他们经常来我家献爱心。这一年,村干部也想了办法帮助我,送了50只鸡苗让我饲养。”说到此时,颜冬林眼里充满了感激。 2017年4月,萍乡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党群工作部部长段练和萍乡经开区社管三局党委书记钟新文接力帮扶颜冬林。“只要你敢于向贫困挑战,我们一定会带领你们早日过上好日子!”颜冬林使劲点了头头,“好的,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不能坐等靠,一定要好好干!” 通过帮扶干部的积极联系,2017年,颜冬林有了一份稳定收入:利用早上的时间为村里打扫清理环境卫生,每月一千五百多元;妻子在餐馆打工,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这一年,颜冬林家成功脱贫。 “冬林大哥,你周边的乡亲们通过勤劳,过上小康日子,你再加把劲,也能过上小康日子!”钟新文继续为他加油打气。2019年4月份,在帮扶干部的鼓励下,颜冬林在村产业扶贫项目洗车,刚开始是拿固定工资,每月1800元,后来计件了,平均每月拿到了2500元以上。如今,他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颜冬林真的大变样了,他穿着越来越整洁了,心情越来越开朗了,他乐于跟我们分享工作的进步、教导孩子好好读书、看到的趣闻等,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内容,‘等、靠、要’的思想没有了。2019年10月,他被评为‘2019年经开区脱贫攻坚勤劳生产示范户’。今年6月,我们局里举办‘庆七一、颂党恩’活动,局扶贫站专干陈斐根据颜冬林个人及家庭的变化,创作的小品《小林说变化》从一个小孩的视角讲述精准扶贫带来的巨大变化、歌颂党的好政策,他的脱贫故事深受大家好评!”钟新文对颜冬林的变化,感到特别欣慰。 颜冬林高兴地告诉记者,他的大儿子毕业后在餐馆学厨师,老婆在餐馆打工,每个月全家差不多有7000多元的收入。小儿子还在上学,不用交学费,他们夫妻俩已经买了医保,以后的好日子长着呢。“帮扶干部一直在关心我们,他们待我们如亲人一样,我一定要争气,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也要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我欣喜地看到家里的变化,我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变成脱贫户,从脱贫户变成脱贫示范户。往后,小康生活的美丽图画要在我们勤劳双手中描绘。”颜冬林对美好幸福生活充满了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