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福田镇 查看内容

洋辣椒种出“洋”日子(图)

2020-7-16 14:0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中国江西网萍乡频道

摘要: 村民在基地收菜(张甜 供图)  张 甜报道:阳光洋洋洒洒,农田绿悠悠,在上栗县福田镇连陂村的土地上,一群农民正在忙着剪枝、收菜,手里忙活着农活,脸上挂满了笑容。  2017年前,连陂村大多数贫困户都靠着自家 ...
村民在基地收菜(张甜 供图)

   张 甜报道:阳光洋洋洒洒,农田绿悠悠,在上栗县福田镇连陂村的土地上,一群农民正在忙着剪枝、收菜,手里忙活着农活,脸上挂满了笑容。

  2017年前,连陂村大多数贫困户都靠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播种、施肥、摘菜、卖菜,一年忙到头,却不见多少钱,生活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变得美好。镇党委、政府逐渐意识到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于是,在党委政府的协助下,上栗县福田镇连陂阳光助残扶贫基地于2017年成为了扶贫产业,以“基地+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将60亩农田承包给私人,大面积种植秋葵、豆角、丝瓜等绿色蔬菜,再统一进行销售,贫困户在这中间即可以收到农田租金,也可以在基地里做事,一年下来总收益可达四万余元,极大地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

  “像我这种家里有闺女需要照顾,自己又身体不好的人,能有一个在家门口做的事,真是太难得了,现在我的房子也盖起来了,收入也增多了,这以后的日子可有盼头了!”正在农田采摘秋葵的黄绍其说道。黄绍其是因病致贫,在扶贫基地成立前,由于身体不行,又要照顾女儿,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仅靠政府帮助、种菜卖菜维持基本生活,在扶贫基地成立后,黄绍其将其田亩租给基地,每年年底能拿到一万左右的分红,同时,扶贫基地就在家门口,他每天能够到基地里打理蔬菜,挣点工钱,又能照顾到在家的女儿,一举两得。其实,像黄绍其这种情况的贫困户在扶贫基地工作的还有非常多,他们依靠扶贫基地不断改善自身生活,走向脱贫之路。

产业基地(张甜 供图)

  “在以前,我们农户自家种菜自己卖,菜品质量不高,销售渠道狭窄,一天下来,一篮子菜可能都卖不完,现在由我承包,主打秋葵,树立品牌,同时,对基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这样一来,品牌有了,品质上去了,销售渠道拓宽了,百姓的钱包也鼓了!”扶贫基地的负责人说。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福田镇因地制宜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是从“输血”到“造血”的一个华丽转变,让贫困户参与生产,实现就业,不仅提升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也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产业带来的红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