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青山镇 查看内容

吴艳彬:行走在泥土中的青春

2020-7-17 10:2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央广网

摘要: 央广网安源7月16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黄晔)“杨美玲,考试发挥的怎么样?这几天好好放松一下,等成绩出来了我们一起帮你研究填报志愿。”高考,这是广大学子的一件人生大事,受疫情影响推迟的高考结束后,萍乡 ...

央广网安源7月16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黄晔)“杨美玲,考试发挥的怎么样?这几天好好放松一下,等成绩出来了我们一起帮你研究填报志愿。”高考,这是广大学子的一件人生大事,受疫情影响推迟的高考结束后,萍乡市安源区青山镇葡萄村第一书记吴艳彬早早的来到脱贫户杨启亮家中了解他女儿杨美玲的考试情况。

吴艳彬上门了解杨美玲高考情况

  “杨美玲的成绩向来优秀,高考将会是彻底改变这个家庭命运的转折点,我们工作组一定要帮助他们家抓好这个机会。”如今对全村33户贫困户了如指掌,对农村工作轻车熟路的吴艳彬,相较于三年前年派驻到葡萄村时,真正地成为了一名“农家姑娘”了。

吴艳彬来到生产一线了解疫情过后贫困户复工情况

  2017年,从安源区团委借调到区委宣传部的吴艳彬根据组织安排来到了青山镇葡萄村担任第一书记一职,主要的工作对象从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少年转变为成了初次接触的农村贫困户,再加上农村条件差、语言交流存在间隙,初来乍到的她一时之间无所适从,工作推进起来事倍功半,还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娇气的城市人”,这让吴艳彬对自己定下的高质量脱贫目标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她不禁暗自伤感。

吴艳彬为群众宣传讲解政策

  困难击不垮决心为民谋福的吴艳彬,为了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做好农村工作,她坚持四处串门走访,了解贫困群众贫困根源,在屋场里与村民拉家常“学习取经”,晚上抓紧请教其他的第一书记工作经验,学习基层工作方法,凭着这股子韧劲,吴艳彬和扶贫工作队员一起详细地掌握了全村贫困户33户134人的资料信息,对村情、民情心中逐渐也有了底:“葡萄村人均耕地较少,严重制约了种植、养殖业发展空间,且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总体上是粗放的传统种植为主,无特色种植项目,农户经济效益较差,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只能另寻出路。”

吴艳彬与爱心企业为贫困户送蘑菇菌包

  “葡萄村距离城区近,交通较发达,村民就业意识强,这让我意识到要抓好扶贫扶志和两业扶贫这两个牛鼻子才有所作为。”有了工作思路的吴艳彬立即带着工作组进行了贫困户劳动力全面摸排和劳动意愿调查,其中完全劳动能力62人,半劳动力或弱劳动力19人,完全无劳动能力52人,有劳动意愿的64人。“杨启均和他儿子有维修技术的基础,鼓励帮助他们开了一家维修店;梁建萍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推荐他去出租车公司就业;村上公益性岗位安排11名半劳动力人员就业;4月份达成合作意向的温盘村金雨合作社20亩扶贫产业可以安排2人就业......”吴艳彬通过多方联系推荐就业、上户推介等方式,因户施策逐个帮助全部有劳动意愿的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另一方面,吴艳彬还积极邀请爱心单位、乡贤、爱心志愿者、先进人物等,组织开展扶志扶智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各类爱心志愿、帮扶培训、感恩扶贫等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信心,激发生产生活内生动力,摈弃“等要靠”思想,引导贫困群众知恩感恩回馈社会,现全村33户134人贫困户,完成脱贫31户127人,余下的将会在今年实现全面脱贫。

汛情期间,吴艳彬检查各处水域水位情况

  “一定要全力以赴,把乡亲们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家乡的变化,感受到干部们在为群众办实事,这样老百姓才会认可你。”重民生,是吴艳彬一直贯彻的工作方针,自上任以来,她同村上的党员干部大力完善葡萄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拓宽新修了各村组道路,完成了道路白改黑工程和生态建设工作;及时修补水毁路段、维修水利、渠塘排险;挖掘打造了泉水叮咚巷党建示范点,新建了文化活动中心和医疗站,满足了群众日常生活需求,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同时,率先在葡萄村组织开展美丽庭院的评比和宣传活动,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全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素质显著提高,荣获美丽庭院示范点、省级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火光在前,路在脚下。”吴艳彬靠着脚踏实地办实事的行动成为了广大群众的重要主心骨。阳光下,快速发展的葡萄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