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省委办公厅传来喜讯:上栗县荣获“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县”。此项荣誉的获得,充分肯定了上栗县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所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上栗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聚焦农业现代化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和乡村清洁整治,用实干担当谱写出新时代乡村振兴上栗华章。 一、高位推进,优化顶层设计。相继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农村工作等多个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书记直接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上栗县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上栗县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19—2022年)》等系列文件,完成10个乡镇、103个行政村编制规划;结合实际创新提出2020年农业农村“八四四”工作思路,加快补齐“三农”工作短板,逐一清单管理、销号落实,高位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变美。 二、产业支撑,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构建短、中、长期产业发展体系,突出发展优质水稻、黑山羊、油茶、兔、蚕、果蔬、休闲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2019年发放700万元黑山羊、油茶产业基金,完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6.5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23.8万亩、高效蔬菜种植面积8.07万亩、油茶林面积18.6万亩。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全县培养种粮大户120户、黑山羊养殖户86家、果业基地71个;利用花炮转型资源培育养蚕户140余户、养兔户300余户,发展桑蚕等示范基地28个,新增农业产业化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家、家庭农场8家,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三、改善环境,留住美丽乡愁。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垃圾处理机制,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三清两改一管护”清洁行动和环境整治“达标村”创建行动,集中整治乱搭乱建、乱扔乱堆、乱排乱倒行为,在38个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上逐步推广源头减量、绿色回收,涌现出一批环境整治示范点和垃圾分类示范村;持续实施乡镇“六个一”工程,建设新农村点325个,分类打造出一批“景点型”、“亮点型”村庄,主干道沿线房相改造4600余户,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率达87.8%。 四、塑形铸魂,引领文明新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大力弘扬“向上向善、自立自强、开明开放、求新求变”的上栗精神,引导全县公民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和家风培貌。实施文化科技惠民工程,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2个,通过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和“文化下乡、送戏下乡”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五、乡村善治,促进和谐平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开展“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和村民监事会,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创新基层管理机制,新建一个市民中心,完善“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乡村便民服务体系;重视村民自治,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组建县乡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和村级理事会、议事会,推行村内事村民管;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农业综合执法,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和黄赌毒盗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乡村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涌现出一批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平安乡村。 六、稳定增收,改善民生事业。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建设,2019年各类合作社新增产值1325万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6.79亿元、农业总产值26.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9279元。加快退出花炮企业转型发展,全县已有170余家退出企业转型从事特色种养、食品加工、原材料加工、农家乐等,吸纳1.4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乡贤文化及民风民俗,推动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建设农家乐、民俗文化村、休闲旅游点159个,新推乡村精品旅游线路5条,全年接待游客599万人,旅游综合收入53.2亿元。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持续实施“春季整改”“夏季提升”“秋冬巩固”三大攻势,全面落实“包村长”、“周六扶贫日”制度,推行“党员+身份认领”,召开“屋场贴心会”主动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百名代表委员精扶”活动。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低保、大病保险等各项保障标准,新建改造乡镇敬老院3座,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2所,完成农村低保9244户、18949人,发放低保金6637万元、五保金1236万元,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新希望播种在岐山栗水间,新动能孕育在红土大地上。步入新时代,全县上下正凝聚磅礴力量、激荡发展豪情,续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的时代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