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拆了铁皮棚300多个,清理违章搭建5000多平方米,这速度快呀!”家住后埠街北站社区幸福小区的何先生惊喜地说,“当时,社区的‘院落议事会’上说幸福小区要改造,这么多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现在我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变化,期待早日完工!” 今年以来,后埠街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契机,定责任、定目标、定标准,凝聚合力,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把“三化”作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桥梁,让居民“乐”起来。为方便群众办事,该街按照“办公场所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的原则,13个社区均建立500平方米以上的“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积极践行“妈妈式”服务,全面落实便民服务事项清单,推行“全岗通”工作机制,不仅让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达到“一专多能、全岗都通”,还能实现“一人在岗、事项通办”,同时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做到全天候接待,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 把“三化”作为提升服务水平的利器,让居民“和”起来。该街根据“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构成相似”的原则,将13个社区划分为75个网格,整合人员力量,搭建起“支部书记+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的党建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党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认岗领责,履行服务承诺。在职党员纷纷到居住地网格报到,今年以来,共有573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共驻共建活动59次,进行矛盾纠纷调解40起,实现居民“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把“三化”作为资源整合的“催化剂”,让居民“活”起来。后埠街注重整合资源,巧搭平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环境卫生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治理等群众关心的小事入手,示范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共建共治共享。如金典社区的“五色花”志愿服务队、柑子园社区的“六老”党员志愿服务队、北站社区“一长四员”院落服务队等各具特色的明星志愿服务队伍,共吸纳志愿者1000余人。在该街的“萍安云”义警工作站、居家养老日照中心、雏鹰导航站、向日葵之家、幸福里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四点半课堂”等,随时可见党员和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红马甲”“红袖章”“红丝带”,成为后埠街一道靓丽的风景。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主题服务、组团式服务300多场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00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