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振彬报道:走进源南乡新棚村东边山下,贫困户朱先清坐在干净整洁的小院里手编竹筐,只见竹篾在他手中上下翻飞,不到一晌工夫,一个精致结实的竹筐像艺术品一样便在手中诞生。 今年70岁的朱先清由于个子矮小患有慢性疾病,妻子肢体残疾三级,缺乏劳动力,加上女儿外嫁他乡,家庭条件十分拮据。2014年,朱先清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朱先清有了低保、医保以及小额信贷入股分红等一系列帮扶政策。 2015年,身体逐渐好转后,朱先清夫妇便开始外出务工改善家庭条件。过了几年,由于年事已高,工厂不愿意雇佣夫妻二人。
2019年初回到家后,朱先清想着不能一直在家无所事事,于是他想起自己青年时学会的编织竹筐、竹篓的传统手艺,可以通过售卖竹筐、竹篓来提升家庭收入。 朱先清说:“我现在生病住院享受健康扶贫补助,办有慢性病卡,每月家庭医生都会入户进行体检,到户增收、金融帮扶等各项政策都有,按说我的日子是能过得去的。可我不能坐享其成,光等着政府的补助,何况自己编个竹筐卖些钱也能增加收入,使国家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到比我更困难的家庭去。” 近年来,源南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注重扶贫扶志,取得了突出成效。在扶贫干部的政策宣传、关心关爱下,涌现出许多像朱先清一样不甘贫穷、立志脱贫的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