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几,给我换一包米、一桶油。” “好嘞,杨叔,这季度的评分出来啦,排第几名呀?” 7月14日,安源区青山镇乌石村爱心超市内,贫困户杨小良正拿着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卡兑换生活用品。在全镇的爱心超市里,每到季度末都会迎来一波贫困户“购物”热潮,这是他们凭自己的脱贫表现所得的“奖励”。 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近年来,青山镇制定实施《贫困户道德积分评议方案》,由基层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农村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和老前辈新乡贤等共同组成感恩行动评议组,每个季度对全体贫困户进行评议打分,评议内容包括生产生活、乡风文明、家庭美德、参加公益活动等。对孝亲敬老、邻里和睦、庭院整洁、勤劳致富的贫困户张贴“红榜”进行表彰宣传,对不孝行为、打架斗殴、酗酒滋事、庭院环境脏乱差、赌博败家、好吃懒做等反面典型贴出“黑榜”进行曝光批评,以此带动贫困群众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改变贫困户的精神面貌。 “今年疫情防控中李加运每天都在路口值守,在公益性岗位上也尽职尽责,村上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季度上红榜了。下个季度我要继续把自家整理好,多参加活动,争取也上红榜。”每季度红榜公示当天,贫困户纷纷来到村委会查看自己是否被选入红榜。 “参加志愿者活动、熟练掌握脱贫攻坚政策都可以加分,分越高爱心超市兑换积分越多,油米盐什么都可以兑换,既能回馈社会又能换取生活物资,能不积极吗?”一场暴雨后,高枧村贫困户刘新站扎起裤腿,卖力地清理着因降雨滑坡阻塞在青福公路上的黄泥和石子。 根据道德评议结果,以及各村另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感恩扶贫志愿活动、村组公益行动等道德评议加分项,该镇为贫困群众发放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卡,用于在各村指定的爱心扶贫超市购买由乡贤和社会爱心人士、企业捐赠的食用油、大米、洗衣粉、洗发水等生活用品。全镇共设置9个爱心扶贫超市,今年以来,共计开展感恩扶贫志愿活动20余场,400余人次参与,爱心扶贫超市共计兑出生活用品1000余件。 同时,该镇通过入户走访,深入了解各村贫困户的感人故事,挖掘发现了一批优秀脱贫典型人物事迹,将其推选为脱贫奋进之星,并邀请他们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开展“感党恩,我讲我的脱贫故事”宣讲活动以及专场农技培训。 温盘村的朱增义身患残疾,但夫妻俩凭借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还带动不少乡亲一起致富,是青山镇第一批27名脱贫奋进之星之一,他的《幸福生活甜蜜蜜》演讲和蜜蜂养殖技术培训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学习。光辉村吴检明的《野猫洞的“老检”脱贫后有了新想法》和土鸡养殖技术培训,大城村王圣瑞的《命运多舛更自强》和金兰柚果树种植技术培训等,也成为引导贫困群众自主创业、主动就业的典型范例,并为大家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奖罚分明到宣讲培训,青山镇利用多种文化阵地创新感恩扶贫方式方法,扶贫扶智更扶志,帮助贫困群众思想先富起来,再带动物质脱贫。如今,全镇397户贫困户已脱贫363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