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源乡,夏日时节的绿意是这个乡镇的主打色彩,路边色彩斑斓的格桑为这个美丽的乡镇增添一份点缀。近年来,该乡党委、政府,创新举措给各村净身洗礼增“气质”,既做好“面子”工程,又提升“里子”底蕴,全方位发力打造出绚丽多彩的美丽乡村。 给环境洗脸,村貌美起来 每天清晨,田心村保洁员蔡桂连都带着扫帚等清扫工具出门清理垃圾,将自己负责的主干道打扫一遍,像这样的一幕呈现在全乡每段主干道上。为让贫困户收入和人居环境“双提升”,东源乡开发保洁员公益性岗位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让他们负责每天早晚维护村里的环境卫生。 农村环境卫生要改善,最重要的是带动村民积极性,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人人参与才能营造良好的保护环境氛围。该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性开展“四拆四清”工作,各村党支部以主题党日为契机,带领党员开展地毯式垃圾清理行动,彻底清除房前屋后陈旧垃圾,清理卫生死角和生活污水,以“集中歼灭+长效维护”的模式彻底改善村容村貌。 为素质洗礼,乡风树起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仅需要政府“搭好台”,更要广大村民“唱好戏”。该乡充分认识到提升村民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通过政策宣讲来提升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动员广大群众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屋场为单位,分区域划分整治范围,开展“大手牵小手,共护美丽家园”行动,组织“美丽屋场”和“美丽庭院”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形成人居环境共治共享的良好风气。 绿色的生产方式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农村环境的直接行为,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可以从源头上改善人居环境。一方面,该乡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将整治人居环境的举措和要求写入村规民约,顺势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种养习惯,探索实施绿色种植模式和规范化养殖模式,减少生活垃圾、化肥农药和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好“三榜”评议和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活动,通过榜样示范作用来培育良好的文明乡风。 对产业洗牌,经济富起来 在东源乡宫江村的“一方山水”里面,村民正在割除路边杂草,并收集好草喂给池塘的鱼儿吃。“我们结合乡村旅游,把村里的荒山开发出来种植果树、养殖鸡鸭鹅,想打造出一个集食材基地和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城市后花园。”宫江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近年来,该乡依托“产业扶贫”“一村一品”项目,开发特色农产品产业,秉承“东源三宝”优势,发展了11家种植养殖合作社,让15个小山村的环境变美、收入变高。 “萍水蜿蜒荡碧波,园林果树满山坡。和谐邻里清风漾,木槿花开一路歌”,安源作协成员到该乡桥头村采风时赋诗一首《游东源桥头村感赋》。的确如此,该乡的环境渐美,客人渐多。桥头村的“四He文化”、绿水美景,上埠村的陇里风光、休闲采摘,新益村的国家森林公园,正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来到东源休闲漫步,络绎不绝的文人也纷纷前来吟诗作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