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坑镇党委书记刘家水 自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以来,高坑镇党委紧扣省、市、区部署要求,将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作为党建“一号工程”。不能描眉画眼美化外在,必须强筋健骨增强战力。其中,统筹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是关键,必须抓紧阵地建设、基础工作、信息矩阵这三项重点工作。 党建阵地标准化,抓好“三心”建设提升基层赋能。建好用好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村(社区)综治中心,是“三化”建设基础中的基础。高坑镇始终禀承一个理念——标准化应该是符合实际的标准化。为完成镇本级和下辖的22个村(社区)的“三心”建设,高坑始终本着从实际出发,把建设重点放在功能定位以及使用方便等环节上,最大限度满足“三会一课”、党员教育管理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此外,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城乡环境整治等方面,“三心”也发挥出重要的综合阵地作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质量得到切实提升。 通过广泛调研和细致分析,明确了“以点带面”的总体思路,率先打造全区“美丽乡村”楠木村、富田村两个示范点。目前,楠木村、富田村“三心”建设已竣工完成,“三化”建设在高坑各党组织全面铺开,有序推进。 党建工作规范化,用好“七项”措施释放引领效应。落实好“七项”要求,是基层“三化”建设取得成效的重中之重。为统筹抓好全镇的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工作,高坑镇成立由党委书记挂帅的“三化”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全镇实际制订《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先后召开全镇党建重点工作部署会和“三化”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专项资金260万元。与此同时,围绕抓精抓细抓实目标,突出“头雁效应”和“典型引领”。建立党建“三化”联系制度,每名班子成员挂点联系1个村(社区)党组织和1项民生实事,通过“三化”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今年以来,我镇启动了3个老旧小区的改造,1392户群众的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高泉、高杨公路提升改造,方便了沿线6个村近万名群众的出行。按要求制定“妈妈式服务”清单,落实推行“妈妈式服务”理念,打通干群之间最后一公里,方便群众办事,让群众省心、省力、省时,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党建矩阵信息化,聚焦“多网”融合实现同频共振。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党建工作方式的创新。在实际中,高坑致力从平台多样和功能齐全两个方向发力,实现基层党建矩阵的信息化。围绕党建矩阵建设,高坑重点突出党员管理、学习教育、志愿服务和典型宣传四方面功能,依托萍乡市智慧党建平台、学习强国APP、江西干部网络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和毓秀高坑五个网络阵地,通过“网上管理,网下对接;网上学习,网下受益;网上认领,网下实践;网上宣传、网下宣讲”的模式做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截止目前,高坑智慧党建平台运行正常;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5支,服务者注册人数达1000多人;学习强国APP得到很好推广和使用;利用“毓秀高坑”微信公众号先后开设“书香党建”“党员微课堂”等党建工作专栏,发表专题文章30多篇,做到“党建经验共享、党员典型共学”。 党建“三化”是今明两年的“一号工程”,是抓好基层党建的“牛鼻子”。下一步,高坑将在“三化”建设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着力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在提升村级造血功能上下功夫。二是在推进阵地建设标准化上下功夫。三是在推进智慧化建设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