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青山镇 查看内容

安源:“老来乐”的杨启菊

2020-8-5 15:1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央广网

摘要: 央广网安源8月4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王春燕)人生七十古来稀。提起年过七十多岁的老人,人们的普遍印象便是“消消停停,享享清福。”可在安源区青山镇却有个“闲不住”的“老来乐”,他就是今年已经74岁的杨启 ...

央广网安源8月4日消息(记者邓玉玲 通讯员王春燕)人生七十古来稀。提起年过七十多岁的老人,人们的普遍印象便是“消消停停,享享清福。”可在安源区青山镇却有个“闲不住”的“老来乐”,他就是今年已经74岁的杨启菊。有着46年党龄的他,身兼关工委主任、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镇老年体协主席和镇老科协理事长等职务,牙齿都掉了几颗仍然带领部门创优争先,先后获得20余项省、市、区各级荣誉,用奋斗唱响了一曲最美夕阳红。

  退而不休,老党员扬帆再出发

  “我为什么要入党,为了在一线干更多的活”。这是杨启菊在全镇“入党那一天”征文中写到的一句话,也是他一辈子尊崇的信仰。

杨启菊每月20号组织退休党员学习理论政策

  杨启菊于1970年参加工作,刚到单位他发现无论是下乡调研、帮助生产队插秧、施肥、机关组织劳动都是党员身先士卒,挖土挑粪样样在前。年轻的杨启菊羡慕着能在一线工作的党员们,为此他时刻向身边的党员学习、看齐。在镇里组织修石硖冲水库时,组织征求他的意见准备派他驻守水库参与施工管理,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那时正是他结婚的第三天,带着对妻子的愧疚他在工地上连续奋斗了一个月,直到工程进入稳定阶段才回家一趟。杨启菊就是用这样的热情工作了一辈子,从人大主席岗位上退休的他理应好好休息、颐养天年。但2006年,青山镇党委希望返聘他重返工作岗位将老干部工作抓起来的时候,杨启菊二话没说,回到一线工作岗位,熟悉工作业务,扬帆再出发。

杨启菊在留守儿童之家给孩子们讲故事

  担当实干,岗位上用心做实事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只要一天还能走路做事,我就会坚持把组织交给我的工作做好。”黄昏迟暮的杨启菊,牙齿已经掉了很多颗,却还像年轻的战士一样奋斗着,每年工作日达到200多天。

  机关退休支部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虚设的存在,但是杨启菊却让退休支部发挥了大能量,实现了从“涣散”支部到全市“红旗党支部”的转变。刚开始接手机关退休支部的时候没有设施、没有阵地、没有人愿意参加学习和活动,杨启菊接任后将每个月20号定为退休支部活动日,这个活动日一坚持就是14年。一开始的活动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为了让退休支部重新焕发活力,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走门串户的做工作,将支部成员凝聚成一股绳。每个月的活动日大家在一起学习新时代理论知识、建言家园建设、编排宣传节目等等,先后组成了3支老干部宣讲队伍,下到各学校、社区、农村进行宣讲,用接地气的“土话”宣讲政策深受群众的欢迎。同时还组织全镇老年人抄写新时代语录、诗词、书法等,并将作品放在全镇进行展示,让群众在喜闻乐见中掌握新思想新政策。

杨启菊组织老年人抄写新时代语录、诗词

  发挥余热,唱响最美夕阳红

  “孩子们一根筷子轻轻就被折断了,但是十根筷子却不那么容易被折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青山镇留守儿童之家杨启菊正在给孩子们讲美德故事。

杨启菊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

  作为关工委主任的杨启菊时刻将下一代的成长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与关工委成员定期到学校、农家书屋等开展美德教育、青少年普法知识等活动,他们用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和温暖着孩子们,被孩子们趣称为“故事爷爷”。在走访过程中得知学校有很多家庭贫困但是品学兼优的孩子,为了帮助更多这样的孩子,他积极走访辖区内的企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心下一代成长。据悉,14年来共募集到资助资金2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余人。同时他还注重做好老年人文化体育的发展,通过每年举办老年人健身活动,促使全镇的老年体育人口由原来的不足20%,到2020年达到90%,文艺队伍由不足20支,2020年达到100余支,今年青山镇还建成了全市最大、功能最全的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返聘十四年来,杨启菊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十二五”江西省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十二五”江西省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等省级荣誉8项,市级荣誉6项,区级荣誉10余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就像杨启菊说的那样“七十多岁了,牙齿掉了不要紧,腿还能走,我还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去想事、干事,这就是一种幸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