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作为一座城市最具价值的“名片”,代表着整个城市的面貌与形象。创建全国第六届文明城市工作以来,福田镇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小镇外在“颜值”,内在“气质”,纵深推进,让文明特色不断扩展,汇成美丽的城镇风景。 文明牵着民生,创城的每一项标准都对应着民生,在这次创城过程中,萍福北路提升改造项目是福田镇的重头戏,该路段之前为两车道二级公路,路域环境差,混合交通量大,严重影响了上栗南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随着创城工作的不断推进,福田镇投资1.3亿元,将萍福北路按城市市政一级公路标准和海绵工程进行建设,意味着农村公路“大动脉”将就此“打通”,随之而来的快捷通畅将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加速运转,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创城为我”、“创城惠我”。 城市文明底色,既需要基础设施的描绘,也要集镇治理的添色。福田镇在此次创城中,以集镇为中心,延伸至福田村、连陂村、福田社区,全方位开展垃圾清理行动。共清除建筑垃圾300余吨,清除生活垃圾40余吨。同时,大力整治集镇乱象,针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现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每日两巡逻,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力争“清零”。对集镇街道已停用的网线进行撤线处理,对正在使用中的网线进行合并美化绿化。规范农贸市场经营秩序,设置公平秤、新添无障碍标识,营造出“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 文明人创文明城,文明城养文明人。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关键在人。福田镇积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行为的宣传,在福田镇内院制作宣传栏30余处,向商户发放宣传单200余份。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大力宣传文明用语、文明行为。全力推进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工作,以连陂村、福田村、边塘村、长塘村为示范村,以村级办公场所为中心,打造党群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达到100%全覆盖,多功能培训室、棋牌室、文娱室、书法室、电子阅览室硬件设施配置全部到位,农家书屋建设得到普及,各村(社区)均有相对固定的文化艺术团队,能够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百姓办事效率得到提高、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