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这里有诗不远方 走进五四村贺家坡,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在面前铺开,道路两侧绿树成荫,古色古香的太阳能路灯挺立路边,崭新的休闲长椅、健身器材整齐摆放在透水砖铺就在文化广场上。大家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我们村现在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大家都笑说我们的环境就和景区一样。”五四村党支部书记周得明正一边带着大家在村子里参观,一边向大家介绍村里近年来发生的变化。“他们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做得真好啊!你看,到处都是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生活在这里该是多幸福啊!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的,我们村也要抓把劲做好!”大家纷纷说道。 “以前这儿都是黄泥路,到处坑坑洼洼的,非常不好走,每到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常常溅得裤脚上全是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周得明说道。 “近年来,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村里修起了柏油马路,新建了休闲文化广场,设置了不少分类垃圾桶,村里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好,村民们随地乱扔的坏习惯改掉了,不少村民还自觉地加入到了环境卫生整治队伍中来!” 农村水网建设:生态水网编织宜人风光 ▲水塘改造前 在大江村的盆形岭自然村,枞树塘水面在徐徐的清风吹拂下荡漾着碧波,干净的塘水顺着新建的水渠汩汩流出,让每个人顿觉心旷神怡。 “现在大家看到这个水塘是不是觉得都觉得挺美的!可是你能想象得到吗?以前这儿是一块荒废的泥塘,破败的堤岸荒草杂生,水质浑浊,很不美观,这也一度是我们村里人的一块‘心病’。”大江村支部书记刘守华正拿着手机向大家展示盆形岭以前的模样。 改造前 改造后 “为了改善乡村环境、利用好闲置资源,我们因地制宜地对泥潭进行了施工改造,清理泥塘污泥、浆砌片石护坡、布设防腐围栏等,水塘面貌焕然一新,水面面积约2000平方米,曾经污泥堆积的‘臭水塘’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除了颜值的提升,咱们这个水塘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3000立方米的容量,使得全村40余亩土地灌溉引好自然水、用好优质水、蓄足储备水通通都不在话下,现在,以往荒置的农田被重新种上了水稻,村民们耕种积极性越来越高,生活环境也越变越好。”刘守华说道。 厕所革命:小厕所与大民生 干净整洁的卫生间里,冲水马桶、洗手盆……一应俱全,摆放有序,无异味,在裕升村,大家认真查看了改厕建设进展情况。 “以前,我们这里很多村民家中用的都是旱厕,上厕所不方便不说,还总是臭气熏天、滋生蚊蝇、污染环境!”裕升村支部书记陈志元说道。 “这两年,我们通过召开村组会、村干部入户宣讲、党员先行改厕示范等方式,向村民大力宣传改厕好处,村民们由‘要我改厕’向‘我要改厕’积极转变。现在,不少村民家中都标准化改造了卫生间,装上了冲水马桶,直接与户外埋设的化粪池相连,上完厕所后只需轻轻按一下冲水按钮即可。大家再也没有了以往上厕所要出家门、旱厕粪便堆积滋生异味的烦恼啦!”陈志元一边引导着大家查看屋外埋设的化粪池一边介绍道。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户外的化粪池,这都是区里统一配置的,有需要改厕的村民只需通过简单的申报程序便可快捷完成改厕,需要改厕的人家每户能得到包括玻璃钢化粪池和埋设安装服务在内1200元的改厕补贴,整个改厕下来村民只需负担极少的费用就能轻松完成改厕,大家都能承受得起,纷纷积极参与其中,现在我们村已经完成了117户改厕,全村厕所革命的整村推进率已达90%,大家都纷纷点赞这项民生工程。” 为打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今年以来,湘东镇始终坚持将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当做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来抓,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和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每两月开展一次城乡环境现场观摩督导,夯实各村(社区)环境整治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