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陂镇册雷村位于萍乡南部五陂镇西南方与镇政府以河相隔,紧邻319国道,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近年来,册雷村从实际出发,创新发展思路,以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抓手,以发展产业为突破口,采取“三结合、三促进、三加强”新模式,解决了册雷村怎么发展集体经济?怎么用好发展成果?怎么管好集体经济的问题,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增收致富路。 “三结合”注入源头活水 壮大村集体经济 结合党建引领发展经济: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打造过硬党支部。以提升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大力实施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把致富带富能力强作为选配村书记的重要标准,选优配强村书记这个“领头雁”。选派热爱群众工作、有潜力、肯吃苦的优秀干部为驻村第一书记。把品行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优秀党员和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加强村干部带领致富和经营管理能力培训,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人才保障。 结合壮大产业发展经济: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打造党建富民新模式。成立册雷村炉下湾合作社,村两委把向上争取的67.01万元扶贫资金全部投入合作社,通过贫困户资金入股、当地百姓土地参与、合作社负责人资产入股三方合力发展,盘活资产,带动村民致富。合作社创办当年就为村集体创造收益42600元,今年,合作社的目标收益是18万元,根据村集体占比51%来算,2020年册雷村集体收益将比去年至少翻一番,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扩大,有效实现了企业、合作社、贫困群众三方共赢,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和带富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 结合能人带动发展经济:组建村级劳务公司,开启就业服务新通道。通过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册雷村着力推行“支部+公司+农户”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倾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走上由“外部输血”向“自身造血”之路,以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村“两委”邀请社会经验丰富的村民担任劳务公司负责人,先期投入资金5万元集中组织失地农民为海绵小镇、中农批等企业提供劳务服务。目前,劳务公司已与市内数十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2019年产生集体经济收益2万元,今年预计收入将翻一番。 “三促进”以财生财 村集体经济“钱”途明亮 用在促进贫困户增收上:贫困户分红,助力脱贫攻坚。炉下湾合作社有上万只禽类、13余亩水产养殖区、观光树苗基地和蔬菜认领基地18余亩,吸纳贫困户17人。2019年产生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按照红利到户的原则,贫困户每户分到红利800元。 用在促进民生共享上: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劳务公司成立的初心即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产生的集体经济收入也分毫不差用于改善群众生活质量,2019年党组织将获得的收入全部用于修建初心广场,原本荒凉的草地变身为宽阔敞亮的休闲广场,群众散步、跳舞、健身多了好去处。 用在促进持续发展上:盘活闲置资产,持续扩大收入。为增加村集体的经济积累,村党组织又积极谋划扩大村集体经济。中环南路高架桥即将建成通车,村党组织打算有效利用桥下空地,盘活闲置土地租赁给企业,预计每年可增收10万元。 “三加强”三管齐下,确保项目透明安全共赢 加强监督管理,在监管主体上下功夫。明确镇党委、政府是村集体资产监督的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是集体资产日常管理的主体,村党支部、村监会履行日常监督责任。同时,镇“三资”办负责对村集体经济资产产权登记和管理工作。并且每年进行一次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账据、账帐、账表”五相符。 加强制度管理,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明确经费支出程序和审批权限管理,由镇财政进行支出合规性审核,三资代理中心严把资金审核关、支付关,解决了村集体收入不实、票据不规范等问题,确保资金安全,稳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加强班子管理,在开源节流上下功夫。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建设,严把权力监督关,对党务、村务、财务等群众敏感的事情及时公开,确保村里的钱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大力控制和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减少不必要支出;严格控制村干部职数,规范资金津贴补助发放、节流节支;严格执行生产和公益性事业项目建设招投标制度,避免集体资产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