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芦溪8月17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贺祎 余婉佳)“源南乡积极探索在村级组织中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实现党务、村务一手抓,村级组织落实上级决策、要求和统筹安排工作能力明显加强,日常事务的办事效率也提升了。”萍乡市芦溪县源南乡开展‘一肩挑’工作后,该乡党委书记刘志琴这样说。 今年以来,源南乡积极开展了“一肩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为即将进行的新一轮五年一任的两委换届中奠定了基础。 调查先行,在谋篇布局上下功夫 “新下、南溪村人口最多,群众接受还需要一段时间;源溪、章家陂村村情较为复杂,需要多做工作;村上人口较少、工作量相对较轻的石北村、石塘村,支部书记年龄偏大的龙泉村可优先推行“一肩挑”,建立样板,再逐步推进落实……”从2020年初,挂点班子成员就开始跟踪调研,积极汇报准备情况,坚持先易后难原则有序推进“一肩挑”工作。并对各村班子运行情况、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能力水平、党员群众评价、个人意愿、身体健康等情况进行摸底调研,提出方向性人选,对后备人选十四种不能列为人选的情形进行清单式审核,实现了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程序到位,在重点难点上求突破 “实行‘一肩挑’后,‘两委’主要负责人之间的摩擦更少了,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更利于工作开展。”石塘村原村主任了解有关‘一肩挑’政策后,不仅率先辞去村主任竞选副主任,还主动做为该村支部书记的思想工作,龙泉村支部书记今年56岁,他主动让贤,希望年轻的、有能力的党员来带领全村发展致富。 为推动“一肩挑”工作顺利进行,源南乡始终坚持正面宣传,先行营造“一肩挑”氛围,率先打通有关村干部“心结”,解开思想疙瘩,来引导“一肩挑”工作的推进。并严格按照程序对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进行“补选”。 措施有力,在强化保障上出实招 为破解新旧干部发展问题,源南乡通过增加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职数,确保村干部队伍工作力量不减弱。同时,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自然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奖励激励办法,“‘一肩挑’以后,相应的报酬也增加了,也确实给我们更多激励。” 县级也积极对“一肩挑”村干部开展了基层党建、政策理论、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专项培训,乡党委同步做好本级各类专题培训,促进了新任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确保农村重点工作推进更具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