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源区注重脱贫攻坚“志智双扶”,注重顶层设计,不断补齐人才短板,发挥人才作用,夯实人才支撑,以人才“活水”激荡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清晨,阳光被层层叠叠的竹叶剪碎,洒在正开着小货车到贫困户家“回收”土货的温玉新身上。温玉新是青山人,2013年回乡创立萍乡市萍温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细心摸索,成为“养鸡达人”,养殖的“温哥”牌生态土鸡获得国家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认证,产品销往各大市场。致富不忘桑梓,温玉新拿出合作社近一半的鸡苗送去贫困户家,并签订了回购协议,帮助贫困户增收的同时,有效化解了风险。去年共向485户贫困户发放鸡苗2万余羽,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2500元。 近年来,安源区积极引导乡土人才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充分发挥乡土人才“领头雁”作用,把人才技术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通过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推进“项目聚才”和“项目引才”,多形式、多渠道挖掘培养本地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乡贤等人才,努力构建一支示范指导和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实用人才队伍,把“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如今,该区已创办251家农业合作社和7家扶贫车间,集“党建+扶贫+亲子”于一体的初心微农场、以“党建+合作社+农户”形式的绿色生态园“七彩安源”等扶贫基地正欣欣向荣…… 近年来,安源区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优势产业,致力建立起一名技术专家、多名本地“土博士”带动多名农户的“1+N”产业发展技术服务模式,推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脱贫可持续。一方面,不断壮大“土专家”“田秀才”队伍,吸纳专业技术人才72名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另一方面,组织乡土人才开展专门性、针对性、提升性的业务培训,鼓励乡土人才深入贫困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分析解决问题,手把手传授技术。去年来,该区不定期实地开展农技服务、培训等100余场次,培育本土职工农民655人。 随着中国数字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电商的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近年来,安源区搭乘互联网春风,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做文章,积极挖掘培养一批有知识、懂经营、会技术的新型农民,搭建“线上+线下”双渠道营销模式,采用“农户+合作社+超市”的创新运营模式,帮助贫困户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当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云上”振兴。今年来,仅安源区惠农选平台就收购扶贫农产品44.39万元,涉及贫困户59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