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拔近千米的芦溪县长丰乡,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近年来,长丰乡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脱贫攻坚成果显著,半山村更是其中的先进典型模范,其2019年扶贫工作在全乡排名前列。 由于地理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半山村曾被认定为“十二五”贫困村,有33户贫困户共计87人。2018年10月,萍乡市公路局芦溪县分局干部彭明被芦溪县委组织部选派到长丰乡半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我要用真情做好扶贫工作,让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自驻村以来,彭明便扎根在基层一线。两年来,彭明走遍了半山村的每条村道和林间野路,鞋子都磨坏了好几双。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果,目前,半山村仅剩两户贫困户未脱贫,他也被评为“2019年度芦溪县优秀脱贫攻坚第一书记”。长丰乡党委委员温情表示:“彭明书记扶贫尽职尽责,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和领导的认可。” ![]() (乡党委委员温情、支部书记刘其林、彭明走访贫困户贺中安) “这里‘地无三尺平’,自然资源严重缺乏,也没有集体经济,劳动人口大部分外流,到了半山村,我才发现脱贫任务有多重。”谈及刚到半山村的日子,彭明这样说道,“在其位谋其职,无论有多少困难,我都会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路。” 到村之初,彭明主动向村委干部熟悉情况,多方实地走访调研,找准脱贫切入点,加强基层党建,坚持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共建共享共治的强大合力,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 ![]() (蜜蜂养殖) ![]() (黑山羊养殖) ![]() (油茶种植)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彭明立足半山村实际,因地制宜,积极践行“党建+产业”模式,培育特色产业,推进扶贫工作。 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发挥带头作用,经过深入调研考察,将蜜蜂、黑山羊、油茶、光伏作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形式,让扶贫产业项目惠及全村所有贫困户。半山村每年利用3万元以上产业奖补资金,为贫困户提供鸡、鸭、羊等畜禽种苗或启动资金,帮助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当前,乡产业扶贫项目“麓水蜜蜂养殖合作社蜂蜜养殖项目”成为半山村的品牌产业,分红按贫困户具体情况分为280元/户、300元/户。引进政府大力支持的光伏产业年收入超3万元,贫困户分红最高为1200元/户,最低也有400元/户。种植油茶300余亩,组织党员进行义务护理与复种,预计年收益将达30万元。 “对于产业扶贫,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找项目、凑经费,花了不少功夫。还好市直扶贫帮扶单位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的领导也经常主动进村,对接工作、落实扶贫政策、提供扶贫资金,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彭明说道。 ![]() (贫困户贺中安) ![]() (脱贫攻坚励志会) 天气凉爽的上午,半山村的贫困户贺中安正忙着把自家养的羊从羊圈中赶出去吃草。一只只黑山羊皮毛油光水滑、健壮结实,贺中安脸上堆满了笑容:“多亏政府当年为我们送来羊崽还指导养殖,我们家才能靠这些黑山羊顺利脱贫,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贺中安因身患多种慢性病被纳入贫困户,他曾极力抵制村委干部让其养殖黑山羊的建议,在村支部书记刘其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上门开展思想工作后终于同意。2016年,贺中安一家通过养殖黑山羊顺利脱贫,他们家的黑山羊因为养殖环境好、肉质鲜美营养高,成为远近一带争相抢购的精品,每年收入过万元。 “扶贫先扶志,只要让贫困户远离‘等靠要’思想,那就一定能脱贫。”为了帮助贫困户建立脱贫信心,彭明与村“两委”坚持推行“党建+励志会”,通过开展脱贫攻坚“三讲一评”颂党恩励志会,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光荣的思想,激发贫困户积极脱贫的内生动力。如今,半山村几乎所有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在参与蜜蜂、黑山羊、黄牛等养殖,产量上千斤的规模蜂蜜产户有6户,村委干部发挥杠杆作用,对农产品统一管理、统一销售,2019年为贫困户销售2000余斤蜂蜜,帮助群众实现实质增收。 ![]() (彭明到贫困户练才发家走访) “真要谢谢党和政府,我这么快就住上新房子,有了这条专属入户路,我每年运稻谷也不用再发愁了!”贫困户练才发满意地看着自己家的新房。 练才发的妻子存在智力障碍,没有劳动能力,两人膝下也无子女。此前,他家房屋因为自然灾害受损,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由于不愿异地搬迁,半山村提供资金与人力,帮助其完成危房改造,并投入2万余元,为其专门铺上一条长达400米的水泥入户路,大大提高了住房、生活安全度和便捷度。 半山村因地处深山,众多村民居住分散且出行不便,生活与工作都存在障碍。彭明认为民生无小事,他带领村“两委",全力推进“党建+惠民”工作,全方位提升人居条件和生活质量,帮助7户13人异地搬迁至长丰乡宗里村集中安置点和南坑移民新村,免费提供拥有产权的住房并完善配套服务提供就近工作机会。对于练才发这类不适应搬迁,想要留在自己家的人群则进行合理规划,帮助其进行危房改造。考虑贫困户身体与家庭状况,特别安排护林员、保洁员、公墓管理员等16个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户稳定增收。 去年,受暴雨影响,半山村村级道路塌方,彭明和村“两委”多次积极向市交通局申请,并争取到120万元专项资金,为长达2.5公里的公路进行修缮、拓宽、安装护栏。村支部书记刘其林说:“彭书记思想水平高,综合能力强,为我们半山村做了不少实事。现在,我们新建村委会办公楼也进入倒计时,这些都多亏了彭主任!” ![]() (曾敏参加2020届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 在南坑镇的移民新村,贫困户曾会海收到女儿发来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照片,脸上笑开了花。2014年,曾会海的女儿曾敏和儿子曾繁盛两人同时考上南华大学,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让这一家陷入困境。为落实“教育有保障”,半山村为两兄妹解决大学期间全部学费,并特别提供生活补贴。曾繁盛毕业工作近两年后,选择参军入伍,报效国家;曾敏则考上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并顺利成为党员。 党建引领,党员先行。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彭明以“党建+”为引领,全力打造一支强劲的党员队伍,找问题、谋发展、抓落实,切实推进半山村扶贫工作。在彭明的带领下,半山村党员对标对表,严格落实政策,帮助贫困户通过社会保障与就业、产业扶贫稳定增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半山村团结、实干的党员队伍,为贫困户坚定了脱贫的信心,带来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吸引了曾繁盛兄妹等越来越多的村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报效国家和社会。 (文/摄影 陈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