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市妇保 查看内容

儿科专家说|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2020-8-29 09:36|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萍乡妇幼

摘要: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生活习惯、规律的转变,改变了不少疾病的既往规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但是,今年8月之后方出现手足口病的高发。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温馨提 ...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生活习惯、规律的转变,改变了不少疾病的既往规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但是,今年8月之后方出现手足口病的高发。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温馨提醒家长们:

防病为先

划重点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可能先出现发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比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一般需隔离两周或两周以上,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消毒;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
 
      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讲卫生。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忌生冷。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避免病从口入。
      多通风。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少聚集。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没有接触过手足口病患儿就不会得病?
      有症状的患者及无症状隐性感染者都是手足口病的重要传染源,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和疱疹液均存在病毒。肠道病毒感染者排病毒时间长,一般在呼吸道持续排病毒时间为1~3周,在粪便持续排毒可长达2~3月,感染后持续排毒对于传播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在流行期间,人群无症状感染率高,儿童暴露污染的环境和器具后不注意手卫生,这些因素是导致手足口病在易感儿童中流行发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有些患者无明确手足口病接触史也会患病。

      大部分重症手足口病均为EV-71引起,目前只有针对EV-71的单价疫苗,该疫苗2016年上市,为自费二类疫苗,自费自愿接种,打2针,间隔1个月,接种疫苗能显著减少EV-71导致的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针对其他肠道病毒的疫苗尚在研发中。
      已确诊EV-71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无需接种疫苗,6 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 12 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多数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无需接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