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溪上架着一座小桥,沿着桥的一端走向深处,眼前是一片翠绿环绕的果园;远处山上,游人们从徒步山道穿梭而过;神秘的印象三湾矗立在道路一旁。这一静一动间构成的画面,让置身于此的人们仿佛顷刻间能忘却所有的烦恼。8月25日,记者来到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林业分场三湾生态旅游景区,眼前的“美丽图画”令人惊叹。 一马当先:乡贤+文化旅游 要说到这副“美丽图画”创作背后的故事,不得不提林业分场的乡贤们。三湾社区退休老书记赖松芳今年60多岁,精神矍铄,是村民公认的热心人。2017年以来,赖松芳带领社区居民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成立建设乡村旅游合作社。三湾生态旅游景区地处萍乡市东南部,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源国家森林公园毗邻。清澈的河流、翠绿的山林、清新的空气无不展现了三湾“绿水青山”的魅力,其自然风光的旖旎有着极大的农旅融合优势和“乡村振兴”潜力。 “有着这么得天独厚的环境,我们必须得让他发挥作用!”老乡贤赖松芳说道。随即,以赖松芳为核心的乡贤们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讨论过后,建一个农旅融合项目的想法慢慢浮现。通过关闭沿河养猪场转为陶艺休闲吧,将闲置民房建成民宿,在五陂河上开发竹筏漂流旅游项目,并让农民以资金、技术入股企业促使增收致富......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如今,三湾社区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落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省级4A级景区。2017年6月,全国山地车绕圈赛在三湾举办;萍乡市万人徒步节活动在三湾举行……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三湾,来到三湾,带活了三湾经济的发展,村民们开起了民宿,做起了农家菜馆,三湾百姓在家门口就业赚钱,日子越过越“熨帖”。 穿针引线:乡贤+矛盾调解 农村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治理。除了助力乡村发展,乡贤在参与乡村治理中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分场崖下社区支部书记李新君向记者讲述了他在调解中遇到的一件事:一次,辖区内有两位村民因与招商企业公司施工排水漏水问题发生纠纷,闹到人民调解工作室。由于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调解员难以通过法理调解。而纠纷双方也只是为了争一口气,东家不让西家不顾的,始终僵持不下。 此时,在村民中声望较高的乡贤李新君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现场办公,四处调和,加上多次苦口婆心的好言相劝,当场拍板由林业分场出面为其解决排水问题,并找施工队对其污染的墙面进行粉刷,处事“裁决”很有说服力。纠纷双方认为李老能把一碗水端平,办事公平公正,后面就再没有异议。 融会贯通:乡贤+产业经济发展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还激活了当地竹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三湾生态旅游景区建成后,三湾社区居民何清亮一家6口人都有了工作。“我在基地当保安,儿子在休闲山庄当厨师,妻子和儿媳在民宿当服务员,母亲和孙子则专门卖干霉豆腐和鲜竹笋。”何清亮算了算,住进新农村后,他家的收入翻了几番。何清亮一家的情景,正是五陂镇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加上其它驻村副业加工厂,林业分场年收入纯利润可达100余万元。 说起林业分场的乡贤们,林业分场书记赖益明最有感触,“乡贤们都太淳朴了,茶余饭后的时候除了在村里唠唠家常,他们还常常会帮助分场下村入户宣传各项政府政策,有的时候遇到山上着火了,不管老少妇孺,乡贤们也是第一时间奔上山去灭火,为他们点赞!”据了解,分场乡贤们自发组织了7个志愿者服务队伍,闲暇之余都会上户为村民提供家政服务、医疗服务、政策宣传等服务。“水有源,木有本,为人不可忘根本,能为自己的家乡做点贡献,何乐而不为呢!”村民们纷纷表示。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好环境、好风景让分场的乡贤们获得了更多的发展。农家餐馆、陶艺吧、民宿……古村文化旅游已然成为了林业分场的富民工程。如今,林业分场的乡贤文化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这里,已经有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年轻人开始反哺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