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际,走进上栗县金山镇凤鸣村,整洁有序的房前屋后,郁郁葱葱的树木,洁净弯曲的村级公路,干净清澈的河道映入眼帘……连日来,凤鸣村按照“四拆四清”的要求,全面实施清理整治工程,重点拆除危旧空心房、清除垃圾,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清理臭水沟、臭水池塘等,同时稳步推进“厕所革命”等工作,齐心协力助推该村人居环境水平整体提升。 曾经的凤鸣村,屋前屋后、路边、河边的垃圾,土壤中的陈年垃圾及危旧房随处可见。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凤鸣村举全村之力,通过望、闻、问、切“诊病识病”,对症下药,合力攻坚,谱写了凤鸣村人居环境整治比追赶超的新篇章。 “望诊”探源,环境整治找准靶向 为确保环境整治成效,凤鸣村村支两委分片分区“望诊”探源,每发现一处,记录一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三天的专门检视“望诊”,整个凤鸣村的环境乱象被充分暴露:菜园边、田坎下、树林里——五颜六色,垃圾成堆;屋后、地沟、水圳——污水积存,黑臭一片;门前、屋旁、空地——杂物满地,一片狼藉。凤鸣村党支部书记崔远学介绍说:“长期以来,村上注重抓经济建设,忽视了环境卫生整治,导致村民环保意识缺失。此次全面收集环境问题,也是旨在找准靶向,奋力攻坚。” “闻诊”碰硬,彻改人居异味环境 村干部将全村“闻”了个遍,“闻”出了6户养牛户、95个旱厕、48处黑臭水体,还有29户村民因生活邋遢、鸡鸭散养而异味难闻。 环境有异味,生活不美味。要清除这无形的异味,单是6个牛栏和95个旱厕,村“两委”就患难了,6户养牛户都是靠养牛维持生计,环境与生计,他们该如何选择;95个旱厕,有的家庭是经济困难,有的思想顽固,要人粪尿作肥料。治脏乱环境,提生活品质,再硬的骨头也要啃。村“两委”为除异味开出了“药方”:“专人管理、分步实施、争取项目、多方筹集。”设立了环卫专干,村书记崔远学和村主任崔山淼各垫资两万元,通过新农村建设和扶贫项目资金,把95个旱厕全部改成了水冲式厕所。6个养牛户和29个生活邋遢户和48处黑臭水体,在镇村两级的努力下,追本溯源,全部整改到位。 “问诊”求实,实干助力环境攻坚 环境攻坚怎么干?凤鸣村通过问计于民,以先进为榜样,以学与做为抓手,多措并举确保环境整治落实落细。一是会议“问”,村委会通过召开党员组长会议和屋场贴心会,探讨环境整治问题;二是走访“问”,村干部分片包干,逐户走访,问村民打算如何搞好环境卫生。三是出去“问”,凤鸣村组织村民代表到环境整治优秀乡镇实地参观学习。通过“三问”,收集到有价值的意见43条,明确了工作思路:立民约、包农户、强监管。将充分体现村民意愿的《给村民朋友的一封信》和《村规民约》发放到每家每户;形成了每位村干部、党员、组长各监管10户农户的工作格局,村干部、党员和村民组长在自己当好环保卫士的同时,还要负责所包的户头做到垃圾不落地、污水不乱排、门前不乱放。全村设立片区环卫监督岗6个,屋场环卫监督岗21个,织密织牢环境整治“监管网”。 “切诊”及里,双拳发力助推环境提升 如果说“望、闻、问”仅仅识表治标,那么“切”则是“触脉治本”。为充分调动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凤鸣村常态化开展卫生评比和宣传活动“双拳”行动。 村组对户的卫生评比每月一次。每到月末,村干部无论多忙,都要把手头的事放下,集中精力把农户家庭卫生评比这件事做好,给每户农户打出个好中差来,评比结果及时在村民服务中心进行公布。评比结果为“不清洁”的农户,由监督员上门做工作,督促其及时整改。 在村委会领导下的文艺宣传队,利用重大节日村级演出机会,强化环境整治宣传。自创小品《满女嫁凤鸣》轰动全村,为全村老少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政治课。这个小品讲述的是先前村里环境脏乱,外地女子不愿嫁进来,通过环境整治,村庄美了,民风转了,小伙娶老婆都有优势了,与凤鸣小伙谈了几年的“满女”终于答应领取结婚证。 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合力攻坚,从前的“脏、乱、差”到现在的“净、绿、美”,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在凤鸣村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