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源9月2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周双萍 黄锋 许浩毅)从军16载,他从懵懂少年蜕变为一名营职军官;卸甲仅3年,他初心未改,继续发扬军人果敢坚毅、爱民如子作风,获评江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记一等功公务员”荣誉,成为萍乡唯一获此殊荣的公务员,他就是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民政所所长贺建泼。
与同事一起探讨业务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民政工作履行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职责,其中的殡葬改革工作政策性强、覆盖面广、关注度高,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复杂的民生工程、系统工程,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导致逝者家属情绪激动,发生冲突。受委屈、遭白眼成了民政工作者的家常便饭。对此,贺建泼颇有体会,他说:只要工作做成了,受点气和委屈根本算不上什么。为了做好殡改工作,他跑遍全镇“三沿六区”,摸清了殡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了解了群众的殡葬需求,制定出了一套具体可行的方案。 去年3月,五陂镇长潭村一村民过世,家属在家中搭建灵堂且已封棺,准备土葬。晚上10点多,贺建泼从殡改联络员那得知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先吊唁逝者,再向其家属细致宣讲殡葬政策,不料逝者家属情绪激动,“油盐泼不进”。贺建泼没有急于求成,反反复复对家属进行情绪安抚,同事见状,暗暗劝贺建泼“打道回府”。他摆手拒绝,掉头转身找来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一起来做思想工作,和风细雨般地讲事实摆道理,最终让逝者家属改口同意火化。逝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做通了,贺建泼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扫前把后”帮助联系殡葬车,陪同家属前往殡仪馆处理后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逝者家属的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弯。 贺建泼和他的同事们凭着这股韧劲、轴劲和贴心引导,说服了一个又一个“钉子户”,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五陂镇的殡改工作稳步推进,火化率、骨灰集中安葬率、农村公益性公墓覆盖率都达到100%。 秉公为民守初心 五陂镇新街社区的文某夫妻俩都是盲人,读小学的儿子患上肠淋巴结炎,肝脏肿大,需要上万元手术费用。一筹莫展之际,贺建泼向上级业务部门请示,帮他们多次申请临时救助,解决部分资金缺口。王坑社区低保户刘正萍因车祸住院,家人跑到民政所求助。贺建泼请示领导给予临时救助备用金的同时,提议发动党员干部捐款8千多元,解了刘正萍家的燃眉之急,并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他家走出困境。 对需要关心的人,贺建泼倾尽全力,雪中送炭,给予春天般的温暖;对待违反政策的人和事,他如黑包公毫不留情,绝不妥协。 去年4月,有人想为自己的孩子申请家庭困难学生学费减免,拿着相关证明材料来到民政所盖章。贺建泼在认真复核对方提供的证明材料时,发现他家有4口人,年收入达到8万元,远远高于困难家庭标准,根本不符合条件。于是,他耐心向对方讲解相关政策,拒绝盖章。岂料对方不听劝解,一味蛮横纠缠,整整一上午守着贺建泼寸步不离,扬言不盖章就不让他离开,连贺建泼上洗手间都阻挡。任他用尽手段,贺建泼还是不为所动。 家住王坑社区的5、6个居民,原来因为失业享受低保,但再就业后因不符合低保政策,低保被取消。他们结伴到民政所大吵大闹,并扬言要动手……在贺建泼有理有据的政策攻势下,他们心服口服,不再无理取闹。“同样的事,只要他出马,效果总是比别人要好。”贺建泼的同事们这样评价他:“既耐得烦,也舍得身色。有时三更半夜接到质疑电话,他不恼也不气,可以跟人解释一个多小时。”
走访低保户 每年的低保年审,贺建泼不偏听偏信,到村民家中走访了解、听取反馈、耐心宣讲政策,核对数字民政系统,顶着压力,直面矛盾,并张榜公示,果断清退不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对象,增加新的符合条件的低保户。近几年累计清理3百余户低保户,维护了低保领域的风清气正。刚上任的前两年,贺建泼时常被人误解、谩骂,现在,一身正气的他让所有人无话可说,再也没人上门无理取闹。 奋不顾身勇救落水者 2017年12月 ,贺建泼和几个征拆人员到册雷村做拆迁工作。行经册雷村石坝时,突然听到隐隐约约的呼救声。他敏感地意识到可能是有人落水了。情急之下,贺建泼边跑边脱鞋,往河边飞奔,看到有个人正在水里挣扎。他正准备往水里跳时,跟在后面的同事伸过来一根树枝,他赶紧接过来向落水者伸过去,用力往河边拉。树枝不堪重压突然断成两截。贺建泼急忙双手紧握栏杆,将两只脚伸到水里让落水者紧紧抓住。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就在贺建泼紧咬牙关快要支撑不下去时,闻讯而来的村民赶来,齐心协力将落水者拉上了岸。 筋疲力尽的贺建泼稍事休息后,又想方设法联系落水者的家人。当得知落水的王某是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孤身一人,有精神病史,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他决心救人救到底。他带着王某去安源区社会救助局、医保局、卫计委,帮王某申请了一个月的精神病免费治疗,使王某的病情慢慢得到控制。在关注王某身心健康的同时,贺建泼还根据政策,提高王某享受低保的档次,并适当给予临时救助,时常打电话嘘寒问暖。 敬业奉献担使命 疫情期间,贺建泼担任五陂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环境整治组的副组长及红白喜事劝停小组组长。起初,有些村民意识不强,家里有喜事或丧事执意要操办,时常与劝阻人员发生冲突。贺建泼上门上户苦口婆心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逐一分析当前防疫形势,明确告知疫情期间聚集的风险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共劝停红白喜事操办10起,有效地减少了人员集聚。
探望敬老院的老人 疫情期间,敬老院的老人尤其成为贺建泼时时牵挂的对象。“一定要严禁入住人员外出、外出人员进入,这段期间要格外加强老人们的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好口罩。”他反复叮嘱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带领民政所的干部逐个对在院老人春节期间接触史做好调查。已回家居住的老人,告知其暂不返院,在家保重好身体。分散特供供养老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保障,也是他特别关注的点。他还挨家挨户到困难群众家里,了解食物储备情况,为他们送上米油、口罩及心理疏导。 2月1日,五陂镇大田村一村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人人自危时,贺建泼主动请缨,要求值守大田村疫情隔离点。晚上9:00到次日7:00是很多人不愿意值守的时间。贺建泼又挺身而出,值守最困难的时间点。从大年三十这天起,他连续二十余天扑在疫情一线。 贺建泼的父亲患有多重疾病,常年卧病在床;母亲身体也不好,照顾父亲的重担全压在他和妻子身上。他多么想时刻陪伴在家人身边,尽为人子为人夫的义务。可一到紧张忙碌的疫情“战场”,他就再也挪不动回家的脚步了。 “我虽然已卸下军装了,但我依然可以保家卫国,我依旧是一名‘战士’。”已近不惑之年的贺建泼始终保持着战士的风采,时刻整装待发,以终为始,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