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源9月11日消息(通讯员邬斌 龚婷 黄艳琳)“这些年我始终忘不了2009年的那一天,那场车祸带走了我的父亲,我自己也断裂了六根肋骨,脑部受伤,造成了严重脑震荡后遗症,当时躺在医院的时候都不敢相信,那瞬间感觉天都塌了,这个打击对我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回忆起那场车祸,邓德祥不禁潸然泪下。 邓德祥,家住萍乡市安源区白源街白源村,家中6口人,那场意外车祸导致邓德祥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从那时起看病、吃药成为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导致家庭债台高筑,入不敷出。 因为身体原因邓德祥一直从事保安工作,加上妻子因照顾家庭没有外出工作,4个未成年人的教育、抚养重担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寥寥无几的工资根本无法支撑一家6口的生活。 每到夜深人静时,邓德祥总是无法入睡,生活的重担压的他喘不过气。2017 年精准扶贫的一股暖风吹进了白源村,邓德祥通过个人申请、小组推荐、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以及上级批准,正式建档立卡成为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对象。 自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来,帮扶干部就将一项项扶贫政策送到了邓德祥的家中,重新点燃了他生活的激情,从那一刻起,邓德祥一有机会就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由于自身有种养基础,慢慢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 邓德祥将心里的想法于帮扶干部和盘托出,立即得到了帮扶干部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并帮助他获得了产业直补资金支持,从此,他开始养殖鸡、鱼等其他牲畜,种植蔬菜等农作物。 “现在家里最小的女儿也上幼儿园了,我希望能就近找工作,能够兼顾到家庭,又能帮丈夫减轻负担。”在走访过程中,帮扶干部得知邓德祥的妻子彭毅群在找工作。 考虑到邓德祥现有的家庭情况,3个义务教育学生,1个读幼儿园,为了使工作、家庭同时兼顾,帮扶干部便第一时间联系到白源学校食堂,推荐彭毅群做食堂勤杂。 妻子彭毅群的就业为家庭注入了一份新收入,大大减轻了邓德祥的负担。经过夫妻两的艰苦奋斗,邓德祥一家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多了,于2018年正式脱贫摘帽。 邓德祥清扫光伏发电板(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有一天,帮扶干部与邓德祥交谈中说起今后的打算,“保安工作看不到长久,虽然现在也在养殖农产品,日子也过得去,但还是要为今后打算,我想去学习电工,有一门技术活将来也好找工作”。 在帮扶人的介绍下,今年七月份,邓德祥参加了为期两周的电工培训,他与同事换班,白天上课、晚上上班。“我家虽然脱贫了,但这都是扶贫政策给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最信这句话,也深知安逸现状、靠国家救助过日子不是久远之计。你看,我还年轻,现在又有技术,趁着身子硬朗,多干点活,多挣些钱,就能少给国家添些负担”。邓德祥感慨道,言语中,看得出是一个不愿服输的人。 “脱贫不能忘党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得知村里将对外出及流入人员一律实行体温检测,邓德祥勇敢站出来,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报名参加志愿者,申请参加白源村党支部的出入体温监测点值守,在这场战“疫”中发挥自己的能量。 邓德祥的自强精神和感恩之心在白源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影响了身边许多人,他常说:“我庆幸和感恩自己在那场车祸中活下来,感谢政府好的政策,但我也深知自己不努力,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 如今,邓德祥家里生活得有声有色,脱贫路上的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自主创业谋幸福,“不等、不靠、不要”,用勤劳和智慧,巧手育出“幸福花”,双脚趟出小康路,实现了从“他扶”到“自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