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集”与“通”,实现数据共享无障碍。平台上线以来,先后集中组织、财政、民政、发改、审计、公安、农业农村、各乡镇等20多个单位的基础信息155万多条,收集全县1.2万余名党员、0.69万名公职人员的廉洁档案信息30多万条,建立21类基础数据库,各项数据之间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一个实事求是、还原真相、记录留痕、互通共享的信息数据平台。通过整合各部门的信息数据,破除各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碎片化现象”,实现信息数据由原来的“各自为政、封闭运行”到现在“共享共用、相互作用”的有效转变。 突出“伸”与“便”,实现群众监督零距离。民生资金项目监察平台将监督的触角延伸至村(社区),重点公示村(社区)“三资”管理情况、“三重一大”、工程项目等内容,并对每一笔惠民资金的发放实行公开化、“阳光化”。同时,为方便群众监督,群众可用手机关注参与“廉洁芦溪”微信公众号的“智慧监察”栏目,或用身份证在县、乡便民服务中心的触屏查询一体机上进行城乡低保、扶贫资金、危房改造等信息的查询。群众查询时如果发现金额不对、条件不符、数据有误及其他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可直接点击举报按钮,让“指尖上的监督”成为现实。 突出“晒”与“比”,实现线索排查全覆盖。平台通过前台晒、后台比、关键环节实时预警分析,使大量数据碰撞比对发现问题线索,对问题线索坚持当天受理、三个月内办结原则,并进行跟踪督办、综合分析、及时销号备案。平台上线以来,通过比对碰撞,发现了党员干部聚众赌博、酒驾,敬老院工作人员利用死亡人员名额继续领取低保,个体工商户、公积金人员被认定为低保户,商品房人员申请保障性住房等一批问题线索。目前,经核查,已组织处理17人,党内警告3人,党内严重警告1人,开除党籍3人,清退违规领取民生补贴108人20余万元,打通了源头预防“最先一公里”和治理侵害群众利益“最后一公里”。 突出“管”与“严”,实现安全监管全天候。为加强平台的运行维护和使用,专门成立芦溪县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县纪委监委统一管理,专人负责平台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制定《芦溪县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运行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平台管理、使用流程和查询、访问、线索分流等相关程序以及责任追究等规定。为保障平台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24小时全天候实行公示数据库与管理数据库隔离,在政务网内运行,并采用数据“脱敏”、架设网闸、数据审计、防火墙、独立用户名密码等防护措施进行保护,确保平台安全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