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不仅产生美 更会保障健康 1米线 既是生命线,也是安全线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飞沫通常由咳嗽、打喷嚏或说话产生,可以通过近距离(一般为1米~2米)进入易感的黏膜表面。 随着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市民的生活恢复正常,一些变化在熟悉的场景里悄然发生。连日来,记者采访时发现,从超市到商场,从影院到餐馆,排队保持一定距离渐渐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共享健康的文明新风尚正在形成。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安源区在各商场超市、影院、学校、公共服务中心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置“一米线”文明提示标志。“一米线”是一道“安全线”、“文明线”,提醒市民群众注意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在西门电影院,记者看到,售票处的地面上贴有指示标语,大部分市民都会自觉与他人保持距离,有序排队购票。“距离产生美,‘一米线’你好我好大家好!”被采访的市民纷纷表示,心中留有“一米线”是一种文明进步。 在超市、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记者也同样看到市民自觉排队等候,遇到有市民排队时靠得比较近,志愿者们也会上前提醒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随着市民素质的逐步提升,不管是在户外的街头,还是在室内的场馆,“一米线”已成一道文明风景。 社区居民 欧凌霄:平时我们来办事的时候,看到前面那个一米线的话,就会维护现场的秩序,排在一米线外,与前面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进去看到里面很多人的话就在外面先等一下, 不要站在里面太拥挤。 八一街永昌寺社区党总支书记 肖红艳:一米线既是安全线又是文明线,自从疫情防常态化以来,我们社区设立了一米线的标识,社区居民的素质也非常之高,看到一米线的标志会自动的站到一米线以为外排队,没有排队的居民我们也会提醒他告知他,现在社区居民来办事都形成了自觉行为。 商场顾客排队“一米远”、餐厅市民就餐“一米远”、医院候诊排队“一米远”,公交站台候车“一米远”……越来越多的“保持一米远”成为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