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萍乡市湘东区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抓手,依托本地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通过修缮一批“红色阵地”、开发一批红色课程、发展一批红色产业,抓紧抓实红色名村建设。 湘东区将红色名村列入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对名人故居、革命遗迹、烈士陵园等进行修缮,不断推进党建与乡村振兴相融共进。在老关镇三角池村修缮建设凯丰故居和凯丰同志生平业绩展览馆,在排上镇上珠村建设刘型生平业绩陈列馆……如今,修缮一新的红色阵地已成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就近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 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湘东区邀请党史专家、名人后代、老党员进行访谈交流,并将村“两委”干部培养成红色故事宣讲员,为每个红色名村拍摄制作一堂微党课,在“湘东组工”微信平台开设专栏推送。同时,联合区委党校开发了凯丰故居现场教学和精品党课《信仰的力量》,邀请《凯丰传》作者张学龙讲授《凯丰的历史贡献及其精神的当代价值》,文博专家黄仂讲授《信念如铁 淬火成金——凯丰同志的革命征程和启示》。 打红色牌、走特色路。湘东区立足自身实际,将红色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黏合剂,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三角池村依托教育培训基地打造民宿20家,共接待学员1.3万余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上珠村打造“一村一品”扶贫产业脐橙基地,入股的11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分红2500元;“秋收起义线”战斗旧址东桥镇草市村打造钟鼓山高山藤茶、菊花基地,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通讯员 张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