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那些从小吃到大的家常味道,是种情怀,是种乡愁,更是别人不懂也不能与人名状的归根之味。有人因寻味不远千里而来,有人逗留只为还原最地道的家乡味道……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小店经济不经意间点燃的烟火气,使得熙熙攘攘的食客和忙忙碌碌的商贩成了映照民生的一面镜子。在江西萍乡,税务部门积极关注小微企业诉求,通过税收优惠和贴心服务助力小微企业渡难关、解困境,帮扶小微经营主体以更加灵活、生动的方式嵌入城市生活的毛细血管,重新“活”起来。 服务再升级 非遗成爆款 夜幕降临,萍乡市南正街灯笼高挂,游人如织,满是喜庆之气。这里古称“下街”,是萍乡“九门十二街”之一。湘东傩面具、萍乡春锣、莲花打锡、傩舞、湘东皮影戏、安源糖画、安源银雕等传统手工艺在南正街庙会上悉数亮相,色彩、声音、情感在这场盛宴中完美交融。 街内,准备入驻的“老萍巷”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装修,这是老萍巷在萍乡的第三家门店了。“作为江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800年的莲花血鸭,在老萍巷一年就可以卖出5.6万份。”老萍巷负责人华丰告诉记者,企业一直都在享 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了经营成本,给了他们充足的底气继续传承非物质文化瑰宝,擦亮地方特色饮食名片。 “店里每一道菜里都有‘减税滋味’。”华丰期望将传承和发扬非遗的初心和有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老街一道再次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据了解,近期萍乡市税务部门根据当地特色文化和产品经营企业的特点,加强了针对性服务:对老街的“非遗”文化继承人及经营户进行了全面梳理,选派党员干部根据纳税人需求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及时帮助纳税人解决经营困难;依托纳税人学堂、在线平台等多种途径,宣讲辅导税费优惠政策,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让更多符合条件的萍乡特色企业从政策红利中获得发展动力。 大数据添力 老月饼出海 今年中秋,上栗县长平乡手工月饼坊又重新忙碌了起来,相较于去年40多家作坊,今年又增加了20余家。“没想到月饼销售比往年更好,多亏了税务帮忙带货。”“桂月坊”老月饼负责人李子根很是感慨。 长平老街制作的月饼是有着近200多年传统工艺的手工月饼,包裹在月饼最外层的酥皮在和料的时候不能加一滴水,而是用高筋面粉和食用油充分糅合,直到酥料捏上去像绿豆糕一样柔软、细腻,其香酥口感会让人回味无穷。每一 枚看似粗糙的老月饼都带着手艺人的温度,是这个机器时代里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近年来长平乡手工月饼受到热捧,在好政策助力下其销量也一路走高,甚至远销海外。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让手工制作的产品滞销了很长一段时间。滞销就意味着扔弃,这让制饼匠人的信心和这个刚刚兴起的产业受到了打击。当地税务干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依托“金三”系统检索出本土电商企业,精准对接老街上的制作手工月饼的家庭小作坊,同时借助抖音的传播帮助推广,让长平乡手工月饼远销四方。“税务部门的牵线搭桥,让疫情从坏事也变成了好事,长平老月饼的销售之路更远,传承之路因此更顺。”李子根感叹着说。(王瀛 李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