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宣风镇 查看内容

珠亭村:追寻红色记忆 打造红色名村

2020-10-17 14:43| 发布者: cs小编网网| 评论: 0|来自: 宣风之窗

摘要: 320国道穿村过,日池月塘荡碧波。珠亭村位于宣风镇西部,东连排楼村,西接芦溪镇江霞村,西北二向毗邻银河镇,面积7.2平方公里,交通便利,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今年以来,珠亭村党总支紧紧围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 ...
      320国道穿村过,日池月塘荡碧波。珠亭村位于宣风镇西部,东连排楼村,西接芦溪镇江霞村,西北二向毗邻银河镇,面积7.2平方公里,交通便利,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今年以来,珠亭村党总支紧紧围绕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因地制宜推动红色名村建设,大力夯实党建堡垒、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提升服务水平。


      挖掘红色底蕴,传承红色文化
      在萍乡县苏维埃运动全盛时期,苏区游击区人口达到20万,将近农村人口一半。由于中间隔着国民党军控制的芦溪、宣风铁路线,与萍北、桐木、小洞苏区联系困难,交通经常中断。为了将两块苏区连成一片,1932年9月1日萍乡县委作出《坚决接受和执行湘鄂赣苏区省委三个月工作计划的决议》,要求“向沂源京口、宣风朱[珠]亭山发展,打通湘鄂赣边交通线”。因此沟通湘赣与湘鄂赣的交通线,最主要,最隐蔽的还是这条线。它是沟通湘赣与湘鄂赣两个根据地的交通要道。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及瑞金的中央根据地就靠这条交通线与这两个根据地联系。由宜春五区(今宜春天台一带—萍乡的石观前—宣风珠亭山—茅店—大安里—莲花,而珠亭山就是这条重要交通线的“咽喉”枢纽。作为沿线的重要枢纽,设在这的交通队承担着警报放哨,秘密转移湘赣、湘鄂赣苏区领导干部,传递文件和转运物资等重责,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如今,村“两委”发扬忘我奋斗的革命精神,团结一心、开拓创新,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打造“红色老绍之家”,聚力建设“有景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有情可感”红色名村,营造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浓厚氛围。


      传承红色基因,丰富组织生活
      珠亭村党总支深入探索红色基因传承的可持续模式,坚持把红色基因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深度融合,进一步纯化党性党风、孕化村民新风。筑牢支部红色“底色”。将红色基因融入组织生活,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活动载体,在全村上下掀起“讲、学、传、践”红色基因的热潮。擦亮党员红色“品质”。结合支部“微党课”“屋场夜话”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的责任意识、自觉意识,引导党员主动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建设红色阵地,提升服务水平
      培养一批熟悉村情村史、擅讲红色故事的宣讲员,成立红色故事宣讲队,让红色故事口口相传,让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健全和规范红色名村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把基层服务场所打造成“红色阵地”,推出了“老绍之家”,使便民服务向下延伸,做到村级阵地不空岗、服务群众不缺位、村民办事不出村。还组建红色志愿服务队,推出党员红色先锋岗,开展党员挂牌践诺、设岗定责和志愿服务,使党员成为群众身边最具活力的“红色细胞”。积极引导支部党员发扬革命奉献精神,带头参与扫黑除恶、乡村治理、抗洪抢险等工作,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