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同事,我做的只不过是分内事,获得这份荣誉我感到很高兴也很幸运。”这是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水生态环境科负责人张之龙,在获得2020年省先进工作者后对记者说的话。多年来,他用脚步丈量着萍乡的每一条河道,书写着“巡河人”的责任与担当。 从2017年我市启动萍水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以来,张之龙徒步上千公里,走遍15条支流和数不清的小沟渠。为确保萍水河水质整体得到改善,张之龙提出,监测部门不仅要做好监测,还要做好水质专报以及分析图。“全市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共设置监测断面62个,其中萍水河流域有36个,每月开展一次例行监测,有时根据需要会加密监测。”每到周末,张之龙都会独自一人骑着摩托车或步行前往萍水河流经的县区,实地查看河道的水质变化,寻找污染源。“他一到休息日就打电话‘骚扰’我。每次巡河看到排污口或者河道水质有变化,他就会设置断面安排我们立马去监测采样,采样回来直接到实验室做分析。我们常开玩笑说他又打电话来‘布置作业’了,不让我们消停。”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人朱波笑着说。 退伍22年,张之龙退伍不褪色。虽然调入水生态环境科只有3年,但他以行动在前、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的军人作风,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尽快熟悉水污染防治工作,他选择最“笨”却最有效的方法——实地巡河。每次巡河时,张之龙都会把河道的宽度水深、眼见的直观感觉、所在位置、周边环境等情况,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次次反复巡河、现场记录,他的手机里已存满各种河道的照片、视频。“工作日巡河总是会因其他工作而中断,选择周末巡河不仅可以专心做好水质监测,还能锻炼身体。”张之龙说。 张之龙偶尔也会带着女儿一起巡河,传授她一些水生态保护的相关知识。“别人觉得我这是在工作,但我认为这是户外锻炼。也许有时我兑现不了对女儿的承诺,但我对萍乡许下了‘碧水蓝天’的承诺。我相信,孩子长大以后会理解我这个‘不称职’的父亲。”张之龙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带更多的孩子实地参观,见证水污染治理的措施和成效,让他们切身感受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参与到保护水资源行动中来,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了解水生态维护的重要性。 巡河的经历让张之龙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对于普通人无法发觉的水域异常问题,他会通过观察河流的颜色、气味的变化,对形成原因做出初步判断,并取水留样带给监测人员检测。一次巡河时,张之龙看到河水呈红色后,马上开展调查,发现多家采砂厂直接把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在掌握证据后,张之龙把材料汇总报送辖区生态环境部门,促使出台整治措施。短短两三个月,14家采砂厂被依法取缔,其余采砂厂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 张之龙坦言,省先进工作者这个荣誉称号很重要,但对于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把萍乡的水资源保护好、水环境治理好、水生态恢复好,带领团队打好碧水保卫战,守护好百姓家门口的“碧水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