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安源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中(扩大)学习会议,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更好推动民法典实施,推进法治安源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陈欢欢处长受邀以《民法典:人民至上“中国之治”的又一座法治丰碑》为题作了专题授课,区委书记康峰主持学习会,区委副书记邱伟以及其他全区在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参加学习会,区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区人民团体以及各镇街主要负责同志列席学习会。 陈欢欢处长曾参与编撰《依法行政知识读本》《行政复议手册》《合同案例精编》,全国普法办、省普法办授予其普法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学法用法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授课中,陈欢欢处长从《民法典》的编撰历程和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以及推动依法治国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对《民法典》进行整体解读。她指出,《民法典》的编撰、出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陈欢欢处长还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深刻剖析了地方政府官员应如何看待、学习《民法典》,并最终应用到工作当中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康峰在主持学习会时指出,陈欢欢处长的授课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深度,融学术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于一体,让广大领导干部对民法典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既掌握了看得见的“法条”,也领悟到了看不见的“法理”,为全区做好《民法典》的学用工作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康峰强调: 第一,在深学中认清“为民”根本性 一方面,要深刻理解法以民为本。贯彻实施民法典,要立足人民性,把保护民事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增进民生福祉。另一方面,要深化促进民以法为天。要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深化基层依法治理,实现治理成本最小化、治理效果最大化。 第二,在落实上提升“法治”操作性 一要推进政府依法行政。要按照民法典划定的公权力行使边界,对照完善政府权责清单,明确政府行为界限,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二要发挥保障经济发展功能。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务服务,为各类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创造良好条件,更好地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大局。三要发挥促进社会治理作用。要强化民法典的基础法律保障功能,推动民事司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衔接,推动构建共治共享共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三,在转化上把握“法典”系统性 贯彻实施民法典,要树立系统思维,加强统筹谋划,协调有序推进,充分发挥民法典的最大效用,真正把民法典的法典编撰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胜势。 就下阶段全区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康峰强调: 一要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实施“区领导+区直单位+社区(村)”联动帮扶模式,在职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做到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各镇街委要扛起主体责任,强力推进实施;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抓好统筹谋划推进。 二要加快补齐短板,细化帮扶举措。要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再次开展“回头看”,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医疗保障方面,要落实好城镇贫困群众各项保险政策,优化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教育保障方面,做好城镇贫困家庭子女异地就学和高中阶段免学费工作,防止因贫失学辍学。住房保障方面,要加快实施城镇贫困群众危房改造,让城镇贫困群众住房更加安全。 三要建立监测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对已经脱贫解困的,要保持政策稳定,加强监测监管,防止返贫致贫。要注重增强造血功能,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要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消除零就业家庭,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 四要强化督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要聚焦“漏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资金监管不力等重点问题,全面梳理排查各方面问题,逐户逐人逐项过筛整改。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要对各镇街委进行督导,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脱贫解困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