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安源区政府 查看内容

安源区编织纵横“红网” 激发城市活力

2019-2-27 13:2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凤凰网江西综合

摘要: “我们夫妻俩都在城外工作,回家晚。以前,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4点多就放学了,放学后没人管让我们很不放心。”金典社区居民小李说,“现在金典社区开了个四点半课堂,在这里孩子们有伴玩,有人辅导学习,还能参加 ...

“我们夫妻俩都在城外工作,回家晚。以前,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4点多就放学了,放学后没人管让我们很不放心。”金典社区居民小李说,“现在金典社区开了个四点半课堂,在这里孩子们有伴玩,有人辅导学习,还能参加益智活动,把孩子放在社区我们很放心,社区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太好了。”

素有“江南煤都”之称的“红安源”,在新时代努力抓住新机遇,以全域思维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树立以“一支部三中心”的基层党建模式,纵向四级联动、横向条块融合,编织合纵连横“红网”,打造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形成服务群众的“供给侧”,让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成“一起做”。

让条块“自转”,变成大家一起“公转”

70%以上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分布在城市,如何发挥党组织作用,解决城市基层主体多、范围大,需求广、要求高的问题?

针对这些难题,安源明确区委是城市基层党建的“一线指挥部”,街道党委是城市基层党建的“龙头”,社区党组织是城市基层党建的“战斗堡垒”,网格(小区)党组织是城市基层党建的“前沿阵地”,构建起“区委领导谋划、街道党委统筹协调、社区党组织整合资源、网格(小区)党组织创新服务”的四级联动组织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联动的工作机制,促使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上下共同发力,统筹下好城市基层党建“一盘棋”。

安源区委制定出台了《安源区全面推进“三建三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方案》,从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三个方面,提出明确措施,厘清责任清单,画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压实责任。将工作落实到实处,让辖区单位变“漠不关心不愿做”为“热情参与积极做”,变“各自为战”为“共同奋战”,驻区各类党组织逐步从“旁观者”变成“局内人”,主人翁意识得到充分体现。

同时,以党支部引领为重点,建立完善了“一会三中心”管理服务新模式,即“共驻共建议事会+新时代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综合治理中心”,整合辖区内各种资源力量。从“以前是社区党组织一家转”,变成“现在大家一起转”,变“个别参加”为“广泛参与”,实现社区发展服务“大联谋”。

现如今,城市基层点、线、面的党建资源进行了全面统筹,街道内设机构得到了优化整合。42个社区共吸纳34家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签订134份结对共建协议书。金典社区党总支先后与萍乡市市国土局党委、市国安局党委、化诚律师事务所党支部、萍乡市工商银行楚萍支行党支部、麦田志愿者协会党支部等签订共建协议10 份,选派近百名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兼职,投入共建资金40余万元。

社区发出“邀请函”,新建党建“朋友圈”

安源区委组织部副科级后备干部吴舟,还有一个身份——东大街街道南外社区党建特派员。他要蹲点社区,为结对共建工作作出有针对性的安排,单位党员在社区做了什么事,得全程纪实,并及时反馈给本单位和上级组织部门。

2018年,安源区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结对共建、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的通知》,要求区委部门、区直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分别联系1个社区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并选派党建特派员,沟通了解社区民意。全面实行单位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开展“六个一”共建模式,即一表、一群、一卡、一员、一中心、一协议”,通过开展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测评、领导点评、社区考评等方式,建立“一季一反馈”、“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评”的在职党员进社区反馈机制,全区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62次,认领微心愿1000余个,8小时“单位党员”成功变身为24小时“社区党员”。

驻区单位的一些困难问题,可以在党建共驻共建会上沟通解决;社区没有活动场地,可以与辖区单位资源联享、活动联办;群众想在家门口看文艺表演,“大家”协调单位来搭台“唱戏”……通过上下联动、资源联享、信息联通、和谐联建、平安联创等工作方法,互联互动、共建共享的区域化党建格局逐渐形成。(就业局挂点社区或人社挂点社区)小桥社区针对辖区内失业人员较多、就业难的问题,发动共驻共建在职党员充当“就业信息收集员”,定期在党群服务中心发布就业信息,帮助43名居民找到就业岗位。

安源区妇幼保健院为结对社区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免费体检、上门签约家庭医生;市委组织部帮助共建社区解决了临时菜场乱摆乱放问题,通过一系列实打实的服务,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小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湘萍感受最深的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工作更好开展了。最近,凤凰街李子园社区党总支书记邱凤频频接到共建单位主动沟通联系的电话,社区党建力量也愈发壮大;群众的需求一呼百应,社区办事效率迅速提升。“社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这一理念已成为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共识。

小区建了党支部,居民有了“大管家”

“过去我们的工作是‘一厢情愿’” 青林社区书记孙彬对基层治理工作深有感触。

近年来,城市社区迅速膨胀,一个社区往往囊括多个小区、几十栋楼、两三万居民,几名社区工作者,很难实现挨家挨户精准服务。况且,有的老旧小区没有物业,有的小区物业公司和业委会不作为、乱作为,矛盾频发。

2017年7月开始,安源区探索建立小区党支部,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构建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小区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体系。以小区党建为切入点,将党组织建在小区里楼栋间住户中,把党建工作延伸覆盖到小区,打通城市基层党建“神经末梢”。

安源新区凯旋香格里小区党支部自成立后,便与小区业委会、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解决小区内各种矛盾争端、促进邻里和谐,成了居民的“主心骨”。早先,小区开发商只售卖车位,而部分业主希望租赁车位,双方不肯让步,矛盾步步激化,让日常停车变成了难题。在小区党支部的积极沟通和协调下,与开发商达成了业主自愿、车位租售结合的共识,同时督促物业公司出台人性化的小区人车分流管理制度,小区停车不再“难”。

“居民各有所长,需要有人来组织,小区党支部给居民提供了一个学习、议事、共享和沟通的平台。”凯旋香格里小区支部书记孙彬说。有了党支部,街道和社区下沉的资源就有了承接,小区内的各种力量也被统领和整合了起来,居民有了自己的“智囊团”。

“我家的电视机坏了”,“我会修电器,我来试试”。“有谁遇到麻烦,只要在小区QQ群里吼一声,肯定会一呼百应!”小区党支部小区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三方联动,定期召开碰头会,解决服务居民中的疑难问题。2018年初,在街道、社区和御景园小区党支部的多方奔走下,成功搭上海绵城市建设的末班车,昔日的“脏乱差”变身今天的“高大上”。道路改造前小区党组织建立民情议事会制度,以社区牵头、小区物业、小区党员、离退休老干部、志愿者、社区民警、楼栋长为成员,按照有关议事规则、程序,进行民主议事,一起解决了“小区车位少、喷泉的安全隐患、院落绿化少”等诸多问题进行收集,整个改造进程提前了近15天完成。

在全面加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过程中,安源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广覆盖、高质量发展,使居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