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2020年江西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中传来喜讯,我镇胡生发获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向劳模致敬! 胡生发,男,1963年3月生,桐木社区居民,中共党员。由于下肢残疾,一直靠拄着板凳行走,社区居民都亲切地称呼他“板凳哥”。 “板凳哥”胡生发充满着人间传奇,他身残志坚,用板凳丈量人生;不屈不挠,用汗水浇灌奇迹;大爱无疆,用真情温暖社会;不卑不亢,用微笑迎接明天。他拄着板凳行走、拄着板凳创业、拄着板凳奉献,他以“板凳”为琴,用自己的坚韧完美演绎了一曲“自立自强、向上向善、励已励人、尚德尚廉”的无私奉献之歌! 自强不息克难关 胡生发自小患重度小儿麻痹症,从他懂事起,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别的孩子能跑能跳,他却只能靠着凳子,蹒跚着艰难挪动,周围人异样的目光,使他缺少了童年应有的欢乐。在学校时,他只能以羡慕的目光望着操场上健步如飞的同学。然而,身体的残疾,歧视的目光,并没有使他趴下,反而铸就了他坚强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意志。57年来,他靠着30余张板凳一路“走”来,家人的温暖、邻里的友爱、老师的关怀,使他在家境贫寒和精神困苦的双重重压下,不仅没有沉沦颓废,反而愈挫弥坚,克服健全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凳代脚“走”完了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路程。高中毕业后,他先后从事修锁、补鞋、刻章等工作,勉强维持生计,他把生活的艰辛当作磨刀石,磨砺出自己坚强的意志,他把生活的挫折当作垫脚石,垒起他登高望远的坚实平台。 艰苦奋斗创奇迹 1983年从南昌中华技校毕业后,好心的村干部安排他在村里米粉加工厂操作机器。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在空闲时间他还会给乡邻好友义务修锁修手电筒,还根据学到的知识对一些电器深入了解,通过对自家收音机的不断拆“活”,慢慢地就对无线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的学习无线电修理技术,在亲朋好友慷慨解囊的相助下,他四处买书,订阅《电子报》,省吃俭用买工具,废寝忘食勤学苦练,就这样无师自通地做起了家电修理。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农村人的生活逐渐好转,大部分村民都拥有黑白电视机和那时比较流行的三用机。于是他依靠板凳,背着修理工具箱,开始走乡串村,帮别人修理家电。由于收费合理,技术又好,人又特别讲信誉,不管是烈阳似火,还是风霜雨雪,只要客户有需要,都是随叫随到,所以生意很好,有的客户宁愿多等几天也要请他来修理,这样的生活他过了三年,他说那三年是他人生经历最艰辛的三年,也是付出汗水最多的三年,有时碰到下雨天,他的双手要挪动板凳,不能打伞,只能任雨水抽打在脸上,往往是雨水和泪水顺腮而流。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书本,维修技术日益精湛,便开始尝试各种家电维修业务。他为人热情,态度谦逊,对谁都笑脸相迎,为特殊困难户维修家电从来不收费。精湛的技术,良好的口碑,使他的修理业务红红火火,事业逐渐发展壮大,历经35年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营业面积达4400多平方米、囊括高中档电器销售的富盛发电器城和家兴电器城,在桐木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创业故事也被口口相传。 无私奉献写大爱 富裕起来的胡生发,时刻牢记着党的关怀和组织的温暖,始终关注着公益事业,履行着社会责任。向敬老院赠送餐桌、板凳、彩电、冰箱及日常用品等;给县特殊学校的孩子送学习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资助困难学生;为特困低保户免费送电器;定期为残疾人送去资助金;村级公路、小学校舍改造他都慷慨解囊……。还组织成立了社区志愿服务队和市、县肢残协会,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免费为村民维修家电、理发、义卖,走进敬老院为老年人服务,并且在自己身残的状况下,还上门为五保户和残困家庭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得到大家的一致称赞。在他的奉献精神感召下,很多残障人士鼓起勇气,走出家门,慕名而来向他拜师学艺,他相继培养了湘赣两省76名家电维修学徒,对其中14名残疾学徒免费倾囊相授,并留用和安排家人悉心照顾2名重残学徒十多年,他资助了8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高中以上学业,其中4人直至大学毕业,他爱心奉献30余年,默默书写着人间大爱。 领导关怀续新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家电修理师傅到修理铺老板,从小竹棚修理铺到“富盛发家电城”,每一步成功都渗透着他艰辛的汗水,身为残疾人,他深知残疾人求生存、谋发展、做企业的艰难,更知管理企业的不容易。胡生发在板凳上艰苦创业,在板凳上发家致富,在板凳上无私奉献的事迹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得到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宣传,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桐木社区“胡生发创新工作室”已累计接待社会团体60余个1800余人次观摩学习,传播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正能量。面对荣誉,胡生发更是把它当作责任、激励和鞭策,他深知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爱,才使他真正站立了起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表示将更加坚定信心,以更加昂扬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公益事业,为创建“和谐桐木、美丽桐木”贡献自己的满腔热血和豪迈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