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荷尧镇 查看内容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紫薇开在青云上

2020-10-23 13:16|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婆婆,我回来了!”10月16日,周五放了学。在青云村的一处小山坡下,远远地,女孩昌紫薇背着书包一路小跑上坡。坡上,64岁的文爱萍佝偻着腰,扶着门槛翘首遥望。14岁的昌紫薇是湘东区荷尧镇青云村的一名初三年级学 ...

“婆婆,我回来了!”10月16日,周五放了学。在青云村的一处小山坡下,远远地,女孩昌紫薇背着书包一路小跑上坡。坡上,64岁的文爱萍佝偻着腰,扶着门槛翘首遥望。

14岁的昌紫薇是湘东区荷尧镇青云村的一名初三年级学生。秋季开学以来,她到镇里的中学住宿了,已经一个星期没有回家。“婆婆也想你呢!”文爱萍搂着孩子。外人看来亲密的一对婆孙,昌紫薇却不是文爱萍的亲孙女。

2014年底,老伴去世后,身体残疾的文爱萍跟着在城里工作的女儿生活了几个月,却始终不习惯,便回了乡下,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文婆婆好可怜,你们去跟她作个伴吧!”这一年,昌紫薇刚刚9岁,有个比她大3岁的姐姐昌紫燕,一个小她3岁的弟弟昌淼鑫,祖母把3个孩子喊到跟前,郑重其事地吩咐,向来听话的孩子们,懂事地答应下来。

“一开始,姐姐带着我天天放了学就来婆婆家,半个月后,我们索性把被窝帮到婆婆家。”紫薇说。昌家的家境不太好,紫薇的母亲有癫痫,祖父祖母年事已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紫薇和姐姐很小就学会了帮着大人做家务。文爱萍常年腰腿疼,高处取物、提水端锅,甚至每天早上打开大门等日常小事做起来都困难。有了姐妹俩,文爱萍的生活有了帮手。

每天放学回家,文爱萍已经煮好饭。姐妹俩帮着炒菜、收拾屋子,一起吃饭,洗碗刷锅、洗衣服。然后,孩子们围在文爱萍身边,一起写作业或是看电视。入夜了,婆孙躺在一张床上,说说笑笑地入睡。

2018年,姐姐紫燕从学校毕业后,去了邻镇学手艺。“你也是初中生了,要把婆婆照顾好。”临走,紫燕交待紫薇。此后,姐妹俩的陪伴换成了紫薇带着弟弟的行动。又过了两年,眼看紫薇上了初三,文爱萍怕耽误孩子升学,坚持要她去住校。好在弟弟也长大了,紫薇又把陪伴的任务交给淼鑫。但紫燕又有些不放心,觉得男孩子做事有些毛躁,便每天下了班后,骑着车赶十几里路回到文爱萍家。

在离文爱萍家500米远的地方就是昌家。这些年,孩子的父亲昌国疆辛勤劳作,经济条件逐步好起来,还盖起了漂亮的大房子。但昌家姐弟却很少待在自己家,依旧是每次放了学,就往文爱萍那破旧的老房子跑。为此,邻里都喜欢取笑姐弟仨:你们是文婆婆家的孩子吧?

“婆婆对我们就跟亲婆婆一样,姑姑也喜欢我们,每次回来都带好吃的。”紫薇说。她说的姑姑便是文爱萍的女儿,每周都会回一次,给母亲送些家用。紫薇靠在文爱萍怀里,“我们不会让婆婆孤单,一直都会陪着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