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尧镇紧紧围绕“建设宜居乡镇,塑造活力乡镇,构建和谐乡镇”的目标,以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从强化基础、活跃文化、美化环境、拓展服务等方面着手,强措施、攻难点、补短板,宜居湘东工作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携手并肩共建美丽乡村 家住荷尧村的张玉惊讶于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过去脏乱差的街道变得干净了,乡间的道路硬化了,树绿了、花多了、灯亮了,人们的行为习惯也改变了,整个乡镇变得越来越文明了。宜居湘东建设是改善乡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荷尧镇成立了宜居湘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宜居湘东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建立健全每周一次例会、信息反馈、巡查指导、检查评比等制度,积极发动组织各行政村和全体村民群众积极参加共创文明乡镇、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目前,全镇分别建成村级标准化计生卫生服务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个,实现全镇全覆盖;新建垃圾中转站,购置转运车和洒水车各一台,分类垃圾箱 200余个,配置了保洁员 116名;完成小城镇提升改造等重点城建项目,防洪提、污水处理、安全饮水等工程稳步推进;完成中心城区道路改造工程、安装路灯200余盏,种植风景树300余棵,建设绿地1万余平米。 “我们坚持硬件、软件两手一起抓,在做好水利建设、道路建设、梯田建设、安全住房建设等项目的同时,强化村级宣传阵地建设,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行动,使全镇整体环境焕然一新,乡村文明程度和居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陈迪萍说。 民生优先勾画幸福底色 道路改造前 道路改造中 道路改造后 农贸市场改造前 农贸市场改造中 农贸市场改造后 ▲新建的屠宰区 ▲改造后的文化站 宜居湘东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荷尧镇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将道路建设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干道“白改黑”实现全覆盖,并施划人行道停车泊位,大力改善路域环境,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快对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水果、蔬菜、生鲜等分类分区售卖、摆放有序,设立专门的屠宰区,保证肉类卫生整洁,市民与摊主有问有答,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以前我都不愿意往农贸市场这边来,又拥堵还有臭味,现在车辆也不会乱停了,市场里环境也好,菜品又多,我更愿意来这买菜了。”荷尧村一位村民感慨地说道。 为了能够更好的为荷尧居民创造一个满意、舒适的文化站,荷尧镇着手新建镇文化站,其中包含了图书室、健身房、舞蹈室、母婴室等多种功能室,孩子们可以在开放时间自由使用文化设施,享受他们的“小天地”。“以前孩子放学回家没地方去,只会捧着手机玩,现在镇里新建了一个文化站,那里有很多的同龄人,他们乐意一块玩,一起看书还能增长知识。”一名孩子的家长高超欣慰地说道。 崇德向善构筑精神气质 ▲昌紫薇义务照顾残疾老人9年 ▲志愿者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慰问抗战老兵 近日,荷尧镇举行“文明之星”命名表彰大会,集中表彰奖励了抵制高价彩礼的好青年、脱贫攻坚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乡贤、孝老爱亲先进个人等多名先进代表,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全镇表彰大会上,镇里的老百姓都知道了昌紫薇义务照顾残疾老人9年这个事儿,大家纷纷称赞!”青云村党支部书记昌仕国说。 在宜居湘东建设中,荷尧镇以文明创建为抓手,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倡导文明礼仪,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了道德讲堂,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组织学习伙伴,采取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作点评等方式深入浅出开展文化讲座;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系列主题活动,举办“经营幸福家庭、树立良好家风”等专题辅导讲座;开展“文明楷模”“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助人为乐”等评选活动,通过身边的先进事迹教育群众筑牢精神堤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发扬志愿精神,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文明劝导等各类志愿服务,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