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街居民巫桂香十多年前患肠癌,丈夫失踪多年,儿子张勇出生就患有一级重度残疾,因家中缺少劳动力,导致家庭困难,在社区享受低保。自2018年开展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以来,安源区有关部门联系盲人按摩培训机构对张勇进行专业的按摩培训,并介绍他到盲人按摩院工作,现如今,巫桂香一家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也越来越好。 无独有偶,后埠街柑子园社区居民郑英是企业困难患癌职工,其儿子郑山患有多重残疾,在小区附近经营了一家小超市。郑山一直想要在步行街摆个摊以增加收入,但由于缺少资金,这个心愿一直未能实现。社区结对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多方联系,免去了其摊位费用,郑山顺利地在步行街夜市摆上了摊位。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像张勇、郑山一样的城镇贫困群众稳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安源区按照“兜底线、保基本、可持续”要求,健全帮扶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制定了《安源区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信息采集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调查核查同步走的方式,对全区城镇特困家庭、城镇低保对象、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进行全面摸排,对辖区内的贫困群众建档立卡,准确识别对象身份和家庭经济状况,准确分析致贫原因,对确实存在困难的贫困对象实行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确保城镇贫困群众就业、医疗、社保等困难得到较好解决。 如何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更好的生活?安源区多方面着手、积极推进。一方面多次召开会议,全面落实省、市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推进会精神,打出政策“组合拳”,全面执行好、落实好惠民政策,强化社会救助对基本生活托底功能,稳定实现城镇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另一方面统筹推进分层分类救助,在教育救助、就业创业、住房安全、医疗保障上下功夫,发挥各类资源帮扶优势,整合社会资金,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帮扶、形成合力,确保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同步小康目标如期实现。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安源区城镇特困对象122户122人,城镇低保对象9951户15853人,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79户120人。全区资助购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6834人,计280万元;资助购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7807人,计78.07万元;资助困难学生860名,计36.8万元,城镇贫困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