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市委提出“五年新跨越”以来,湘东区按下新跨越“启动键”,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越走越宽,交出沉甸甸答卷:今年1至9月,全区生产总值完成92.62亿元,同比增长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先后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高质量发展一类先进县(市、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优秀县区等荣誉。 聚力产业发展主引擎,为跨越式发展增添后劲。瞄准高质量发展,该区累计引进新签约项目6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2个,福斯特智能制造产业园、江华环保、怡钛积科技、人民电器、盛显科技等5个“5020”项目落户湘东,光电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以创新为驱动,加快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化。去年以来,该区投资近两亿元搭建江西省工业陶瓷产业技术研究院,先后组建上海大学江西材料基因组工程产业研究院、山东工陶院萍乡分院、萍乡先进陶瓷产业研究院,为传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开展项目攻关。目前已与6家企业组建工业陶瓷产业创新联盟,有3项合作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在停产企业的基础上,推动5G制造、文化创意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盘活存量用地1100亩,幸福一方田园综合体、三石竹艺中心、零799艺术区等一大批项目纷纷前来。 打造宜居湘东新名片,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区深入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农用地污染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28个专项行动,构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的重要生态体系。今年以来,湘东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6%,河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累计投入30余亿元进一步推进滨河新区建设,推进区体育中心、区人民医院、华天大酒店、城区路网等重点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湘东城区功能。将依山傍水的生态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连线成片打造1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和一批示范项目;打造萍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40多公里的“一江两岸”生态走廊,零799艺术区、鸬鹚烟雨艺术景区、浏市古街等特色文旅产业项目点缀其中。 绘就普惠民生新画卷,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湘东财政收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但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不降反增:投资2.8亿元新建麻山中学;投资5千余万元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改造提升工程;投资6.5亿元启动乡村振兴暨医疗卫生提升建设项目……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打造水稻制种、有机大米、油茶、油菜等4个万亩产业扶贫基地,实施扶贫农产品“六进”活动,实现扶贫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和市场对接,贫困发生率降至0.13%。进一步减政放权,推出一窗办理、延时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等新举措,梳理出一次不跑事项271项,只跑一次事项1119项;出台支持中小企业纾困五条措施,为企业减税降费1.2亿元,增加城镇就业人员近3000人;首创农村特困人员巡视探访制,以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形式照顾分散供养特困人员949人、留守老人201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