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第二十四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暨全联旅游业商会旅游洞穴分会第二届二次理事大会在萍乡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共上栗县委、县政府主办,杨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亚洲洞穴联盟等单位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蒋忠诚,全联旅游业商会旅游洞穴分会会长张善久,江西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侯克常,副市长肖双燕,县领导肖妮娜、利军、关翠屏、李永林、易建明出席会议,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委员;全联旅游业商会旅游洞穴分会理事;中国各研究所、研究院和高校的代表;中国洞穴相关的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公司的代表;全国各洞穴协会、洞穴俱乐部、洞穴探险队、摄影团队和洞穴爱好者的代表近180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全联旅游业商会旅游洞穴分会会长张善久在致辞中指出,全联旅游商会旅游洞穴分会自成立至今已走过6个年头,这几年的发展得到了在座的各位专家和业内同仁的广泛支持和认可。为提升全国洞穴旅游景区品质,引导全国洞穴旅游景区科学运营管理,促进洞穴旅游景区实现差异化经营,个性化服务,提升洞穴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实现洞穴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4月开始由龙冈旅游集团牵头,协调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本溪水洞、将乐玉华洞等景区及多位业内著名专家进行了为时6个月的调研、撰写、研讨、答辩起草并制定了《洞穴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指南》,已于10月初在文化和旅游部立项,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公布。愿大家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在美丽的上栗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各会员单位的同仁们继续关心、支持旅游洞穴分会的工作开展以及萍乡的旅游发展。 江西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侯克常在致辞中指出,江西省地质学会成立五十多年来,发挥联系地质科技者与政府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江西自然资源勘查开发和自然环境保护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洞穴是自然资源及地质遗迹中重要的一环,在发展社会经济方面有很大作用,在新形势下,地质工作正从传统的找矿向农业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方面拓展。这次洞穴学术会议的召开,一定会为中国地质工作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肖双燕在讲话中指出,文化旅游产业既是朝阳产业,更是绿色产业。近年来,萍乡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助推城市转型和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经济优势。通过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重点景区品牌创建,积极培育旅游风情小镇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着力拓展旅游市场,加快构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新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杨岐山风景名胜区持续丰富景区内涵,深挖亿年溶洞这个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资源,以“奇幻龙洞乐逍遥”“夜正燃”等活动丰富旅游业态,助推了景区提档升级、强势崛起,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萍乡还有许许多多具有研究和游览价值的洞穴,深锁闺中、亟待开发。我们真诚期盼大家借助这个学术的集会不吝赐教,为孽龙洞景区的跨越式发展、赣西溶洞集群的保护与开发,把脉问诊、指向定调。同时,真诚邀请大家抽出宝贵时间,多来萍乡、多来上栗视察指导、传经送宝,共同见证萍乡旅游事业的跨越腾飞。 开幕式上,县委书记肖妮娜致欢迎词,她说,产业兴,则文化兴。近年来,上栗紧扣“文化名县”战略,抢抓赣湘合作机遇,奋力打造赣湘文旅融合的增长极。文化兴,则文旅活。以杨岐山景区为龙头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杨岐山景区荣获国家4A级景区,被评为全省低碳旅游示范景区和现代文化休闲服务集聚区,辐射带动了红色斑竹、秀美泉塘、生态幕冲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亮点,展现出上栗文化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上栗拥有丰富的地质溶洞资源,这次洞穴学术会议的召开,必将对上栗洞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产生积极作用,助推文化旅游发展;必将令“溶洞之奇”这张名片大放异彩。真诚希望大家多为上栗的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蒋忠诚、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二级调研员聂卫华也分别在会上致辞。 大会期间,安排举行第二十四届全国洞穴学术会议、全联旅游业商会旅游洞穴分会第二届二次理事大会、第一届全国洞穴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孽龙洞景区旅游与发展研讨会,考察上栗乡村旅游和杨岐景区、孽龙洞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