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区 查看内容

湘东 蹄疾稳步谋发展 砥砺奋进新跨越

2020-11-3 13:31|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湘东区委书记 杨博在推进“五年新跨越”的奋斗征程中,湘东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战在工作一线,在风吹日晒、只争朝夕中以肤色的“黑”拼搏奋斗出宜居环境的“美”、民生工程的“暖”、工业项目的“强 ...

湘东区委书记  杨博

在推进“五年新跨越”的奋斗征程中,湘东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战在工作一线,在风吹日晒、只争朝夕中以肤色的“黑”拼搏奋斗出宜居环境的“美”、民生工程的“暖”、工业项目的“强”、城市提质的“快”,沿着实施“五大战略”,建设赣西新门户的奋斗目标,致力于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

奋斗,没有休止符。

金秋时节,在赣西新门户探寻,处处涌动着争先恐后、只争朝夕的建设热潮,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天道酬勤,奋斗后收获的果实也令人欣喜:湘东区先后获评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优秀县区、全省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先进单位……

可以看见——湘东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五年新跨越”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施‘五大战略’,建设赣西新门户,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的目标思路,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扎实苦干,奋力拼搏。

可以看见——创新开放、工业强区、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民生优先等方面又迎来了新跨越,湘东人乘风破浪,发展建设的底气更强、信心更足、步履更稳。

福斯特智能制造产业园

锐陆科技

盛显光电

决战项目建设大战场,跨越发展的后劲更为强劲

跨越发展的力量靠什么?项目,还是项目。

湘东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实现“五年新跨越”的主抓手,以项目建设的成效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积能蓄势。一组组项目数据,展现湘东项目推进的全面提速:全区31个省大中型项目、5个省重点项目、11个省市县三级开工项目、28个市重点项目完成年计划投资均在90%以上。通过建立“五年新跨越”年度项目库,坚持和完善每月项目调度日制度,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推进全区重点项目70个,总投资达258.7亿元。

投资20亿元以上的福斯特智能制造产业园、江华环保、人民电器、怡钛积科技、盛显光电等5个“5020”项目先后落地,为湘东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了后劲。湘东区大力开展“招大引强推进年”活动,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全区新签约项目6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2个。

重大项目缘何接连落地湘东?项目建设“湘东速度”为何频频刷新?这一切,源于服务,归于服务。为应对疫情影响,在全面落实“省20条措施、市12条措施”的基础上,湘东区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纾困5条措施,今年规上企业全面复工走在全省县区前列。念好“放管服”三字经,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政务环境,今年以来为企业减税降费1.2亿元,通过新增“财园信贷通”贷款、发行无抵押信用担保产品“湘园贷”等方式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麻山百日菊花海

天涯种业杂交水稻繁育基地

东桥镇江边村蓝莓扶贫基地

聚力产业发展主引擎,转型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

湘东工业园扩区面积近一倍、麻山幸福村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一个个大事件串起了转型发展的湘东足迹。

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做优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湘东发展势头日趋强劲。湘东工业园总规划面积从原有438.37公顷调扩至860.60公顷。返乡产业平台智能制造产业园、福斯特智能制造产业园60万平方米标厂全面启动建设,并已入驻企业4家。老园区“腾笼换鸟”力度加大,盘活闲置土地1000余亩,园区亩产效益不断提升。

打造科研平台,投资1.2亿元建成湘东区科创中心,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工业陶瓷产业集群发展十条政策》《关于促进湘东产业园改革和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同时,引进清华大学、佛山陶瓷研究所等大学、科研院所设立流动专家工作站,探索“政府+科学家+企业家”合作模式,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上海大学江西材料基因组研究院与区内6家企业组建工业陶瓷产业创新联盟,有3项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山东工陶院与江西金石三维签约的“DLP陶瓷3D打印机项目”成功落户湘东,传统工业陶瓷产业提质升级步伐加快,光电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引进投资10亿元的江西供销(湘东)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麻山幸福村景区在成功获评国家4A级景区后,又被列入第二批全国旅游重点村名录;湘东区杂交水稻良种繁育基地被认定为全省第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湘东幸福一方田园综合体项目、江口乡村振兴创意创业示范基地、广寒寨乡乡村振兴农旅综合体等一批产业融合项目进展顺利……湘东区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广寒寨乡官溪村“四好农村路”

零799艺术区

体育馆

20公里的“一河两岸”生态走廊

鸬鹚烟雨艺术景区

瞄准宜居湘东新目标,城乡建设的品质持续提升

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是建设“宜居湘东”的主基调。湘东区大力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依托萍水河,以新建滨河新区、麻山生态新区和优化老城区为内容,高起点规划了“一河两岸”生态走廊建设,进一步拓宽了城市空间,促进了城市板块融合发展。以市政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区文化会议中心、人民医院、体育中心等多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龙舟公园、云程公园、怀安广场等一批城市地标拔地而起,未来城、华天酒店等城市新名片闪亮登场,汇聚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城市画卷。同时,大力推进老城区建筑风貌治理,对污水管网、外墙屋面、停车泊位等进行改造,使城市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生活秩序文明健康。

整治城乡环境,是建设“宜居湘东”的重要抓手。湘东区以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为契机,举全区之力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将污染防治七大标志性战役细化为28个专项行动,以一月一督导的机制推进落实,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同时,按照“精心规划、精心建设、精心管理、精心呈现”的理念,连线成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13个示范片区和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全区有9个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全力打造萍水河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建设20公里的“一江两岸”生态走廊,三石竹艺中心、零799艺术区、鸬鹚烟雨艺术景区、浏市古村等特色项目点缀其中。

湘东区人民医院


对标全面小康硬任务,人民群众的福祉不断增进

以民生重大项目为引领,改善民生的系列项目建设高歌猛进。湘东区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方面投入超百亿元,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推进了学前普及工程、农村中小学校改造提升、区特殊小学提升、麻山中学新建等工程建设。对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扩建改造,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及中医科、中药房和配备中药、中医诊疗设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一批“徽派+园林”四合院式的养老院先后建成,在各村逐步完善建设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湘东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推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13%,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3年进入全省前列。深入开展产业扶贫,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杂交水稻制种、有机稻、生态茶油、双低油菜等4个万亩产业扶贫基地,引导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开展贫困户硬件补短板工程,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积极参与“百县千品”消费扶贫活动,扶贫产品上线“淘宝直播”,开发“益农邮选”微信小程序,实现扶贫产品直接与消费者和市场对接。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需要安全稳定的环境。湘东区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监管,高危行业实现“零事故、零死亡”目标。不断完善农村(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建设,建成综合体139个,志愿服务队员达1900余名,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矛盾调处、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区公众安全感排名全省第16位,夜间出行安全感全省排名第18位,群众对扫黑除恶满意度全省排名第7位;公安满意度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3名,法院、检察院和司法局的满意度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落实从严治党总要求,担当实干的氛围更加浓厚

湘东区让每个支部、每名党员都成为湘东实现“新跨越”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湘东区作为全省基层党建“三化”建设试点县区,通过立标准、定规范、建机制、搭平台,基层党组织普遍达到基本标准、实现规范运行,基层场所面貌焕然一新,党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大幅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得到提振。推行“党支部旬会工作制”和“党员联户制”,有效地把党员组织起来,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攻坚作用,涌现出了熊建华、陈步上、兰海军、肖震等一批赣鄱先锋,为建设赣西新门户凝聚起上下同心、干群一心的磅礴力量。

湘东区持续深入推进廉洁萍乡建设。以“廉洁机关、廉洁学校、廉洁医院、廉洁企业、廉洁村社”“五廉”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了39个特色项目。大力推动廉洁萍乡建设向基层延伸,全覆盖建设了155个村(社区)廉洁工作平台。深入推进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抓落实。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担当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

在“五年新跨越”的征程中,湘东区聚焦项目建设,弘扬拼搏精神,营造了浓厚的奋斗舆论氛围;同时以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区为契机,努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出一条“湘东路径”,打造湘东对外宣传的“名片”,传递团结奋进正能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