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萍乡10月30日电门前站立着几棵饱经沧桑的老树,牌匾伴随着树叶吹动更显静谧安逸,走进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的闲来书院,只觉书香四溢有和气。 闲来书院前唱戏的村民们。 曾晴 摄 据悉,书院是由一个废旧的民宅改造而成,这位民宅的主人是年近80岁的党员干部易相奇,他免费提供给村委会的初心是为了传承江口耕读文化。闲来书院坐落在“冠塘”旁边,走进书院里面,配备了阅览室、琴室、棋室、书法室、党员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 江口村依托书院平台为各党小组长和志愿服务队员提供联络地,将党员干部开展旬会制度的教育培训教学点和“新时代大讲堂”理论宣讲点长期定点于此,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组建舞蹈队,开放四点半课外培训班(读书、写字、书法等兴趣班),不断丰富活跃村民和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持续释放活力、生命力。“现在路过这个书院不单单有田园的自然气息,还伴有郎朗的读书声、悠悠的古琴声呢。”家住书院旁边的村民笑着说道。“因为我从小就学习弹古筝,所以想能够利用自己的特长,在业余时间帮助村民们提高艺术修养”,在闲来书院教村民们弹古筝的陈美芬说道。 在象棋兴趣班下棋的村民们。 曾晴 摄 当地村委干部凌主任介绍,建立书院的宗旨是振兴江口村文化,江口人学尚耕读传家,耕田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耕读传家深入每一个江口人的心中,是江口人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同时为了使得耕读文化继续在后辈中传承发扬广大,在凌氏宗祠中江口村的凌氏后代子孙们创立了凌敬维教育奖金基金,基金是由江口村的凌炳炎和亲属为寄托对长辈的思念,弘扬科教兴邦立家理念自筹30万元经费而立,以此勉励学子们励志向学,努力成长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村民在阅览室里看书。 曾晴 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江口村将闲来书院和凌氏宗祠作为培育后代们的教育启蒙点,着力传承耕读文化,重视教育发展,潜移默化地激励后代们不断加强知识学习,提升农村人口素质。(曾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