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不怕屋顶漏、开关一拧有水喝、生病又有医保报、娃儿读书没负担,居家发展有产业,打工就业家门口……谈起这几年的变化,家住上栗县金山镇凤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家元开心地说:“曾经的他住的是晴天透光、雨天漏雨的危旧房,在政府的帮扶下,如今不仅住上了新房子,他还利用余屋养殖肉兔,妻子张银香去金山镇工业园上班,生活过得既充实又美满。” 吴家元一家的蝶变是金山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山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谋划、部署和推进,以精准度为标准、以廉洁度为底线、以满意度为追求、以可持续为方向,紧紧围绕“七个聚焦”,凝心聚力、尽锐出战、精准发力,推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聚焦组织领导和作风建设,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任务落实落细。金山镇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合力推进,并坚持做到一周一梳理,一月一调度,促使镇村两级政策清、方向明、工作实,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争取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满意的答卷。同时,金山镇强化执行抓好扶贫是主责、不抓扶贫是失责的工作制度。由镇纪委、扶贫站牵头,每月组织一次扶贫工作抽查,对排名后进的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工作推进滞后的第一书记、走访不到位的帮扶干部进行约谈。对政策措施落实不力、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的部门、村或个人严厉追责,确保各项扶贫工作扎实落地。 聚焦精准识别和“结对”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是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基础,金山镇精准扶贫坚持应纳尽纳、应退尽退。截止目前,全镇21个行政村,有贫困村两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5户1494人,脱贫监测户4户12人,边缘户11户53人。同时,金山镇组织机关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坚持每月一走访,到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以“保姆式”服务助推精准扶贫成效落地见效。 金山镇横水村贫困户付言端危房改造后的画面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确保贫困群众生活大变样。在住房保障上,近年来,金山镇大刀阔斧,全面推进“五改惠民”工程,累计投入五改资金544余万元,新建或改造房屋288栋,改厕改灶326个,确保所有贫困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全。在医疗保障上,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制度、大病保险和商业补充保险,确保参保率100%;严格落实一站式即时结算全覆盖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实现健康扶贫政策全覆盖。在教育保障上,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扎实推进控辍保学、教育均衡发展,同时结合教育扶贫相关政策,细化工作措施,累积发放雨露计划等各类教育扶贫资金1225余万元,切实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减轻教育负担。在饮水安全上,通过不断创造条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资源,新建或提升农村饮水工程,实现全镇21个行政村贫困人口饮水入户,饮水水质全部达标。 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群众的出行难、用电难、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金山镇以扶贫路、产业路、互联互通、改造提升工程为建设重点,新建改建公路273公里,实现了全镇村村道路硬化通车,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整合资金全面实施电网改造和网络工程,实现全镇用电用网保障全覆盖。“我们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以前交通设施十分滞后,可谓是晴天一身飞,下雨一身泥,产业发展难度大、贫困学生就学也难。脱贫攻坚以来,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李慎飞积极向上级协调争取项目资金,修建了公路和水渠、新建了党群文化服务中心和幼儿园、发展了扶贫产业,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增收难、上学难等问题。”山明村党支部书记张仁满开心说道。 金山镇举行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 聚焦兜底保障和就业扶贫“双轮驱动”,确保贫困户稳增收、真脱贫。金山镇持续强化社保兜底保障,深入开展低保五保清查整改,将低保五保对象向贫困户倾斜。目前,全镇1693人农村低保对象中,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0人,占比32%。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有739人,主要依托工业园、优质合作社和公益性岗位等就业增收,实现了有劳动力贫困户就业比例达97%以上。 金山镇特色扶贫产业——黑兔养殖基地 聚焦产业扶贫,确保贫困户可以依托产业脱贫致富,为乡村振兴添动力。为助力脱贫攻坚和花炮企业退出转型,金山镇因地制宜,主动谋划、积极探索,按照“转型升级促发展、激活乡村新动能”的指导思路,打造了一个具有金山特色的新兴养殖产业——肉兔养殖。截止目前,该镇21个行政村共有12村正在发展兔产业,共有兔养殖户60余家(户),其中重点培育壮大了上栗县臻利种养专业合作社、鑫农兔业发展有限公司、育明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全县养兔大户,有13家为花炮企业退出转型家庭,30余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越来越多的金山人触摸到肉兔养殖产业“幸福的味道”。据统计,经近段时间调研摸排,该镇又有二十四户农户有意向发展肉兔产业,全镇肉兔养殖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区域化的发展态势,形成了龙头企业加速壮大、辐射效应初具成效的良好格局,特色产业的雏形初现。“我们一家七人,四个小孩读书,父母年迈,以前不知道要做什么才能既顾家、又挣钱。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帮扶干部频繁上户指导,结合我的实际,鼓励我利用余屋养殖肉兔,并帮助我销售,如今我们一家早已成功脱贫,过得很开心。”山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郑珍攀说道。 聚焦“感恩教育”,激发内生功力,确保贫困户户容户貌持续改善。金山镇持续利用微信公众号、公示栏等方式,宣传扶贫政策和脱贫典型,并广泛开展屋场会贴心会、感恩教育等活动,面对面讲解脱贫政策,拉近干群关系,落实帮扶举措,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养牛养出“牛”日子的施祖炎、一只手撑起一个家的黎奉良、依托肉兔养殖走上脱贫路的荣宗耀等先进脱贫典型,成为各村贫困户学习的楷模。同时,全镇常态化开展贫困户卫生评比活动,助推贫困户户容户貌持续改善,获得广大群众一致肯定。 金山镇管辖21个行政村,总面积94.17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余人,共有贫困村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415户1494人。2014-2019年,全镇共减贫366户1358人,贫困发生率由1.8%下降至0.16%,2个省级贫困村于2017年全部退出。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镇所有贫困群众将如期脱贫,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效,凝聚着全镇扶贫战线广大干部的心血汗水和无私奉献,离不开贫困群众的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倾情关心和鼎力支持。 “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力开展,金山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年稳步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呈现出经济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金山镇党委书记黄绍良介绍说:“回顾过去,成效明显;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金山镇将坚持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为基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高质量推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