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市林业局 查看内容

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应知应会知识

2020-11-4 13:1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三化”建设是基层党建“一号工程”“书记工程”。为进一步增进全县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对“三化”建设工作的了解,县委组织部从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中摘编了以下应知应会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一、基础知 ...

“三化”建设是基层党建“一号工程”“书记工程”。为进一步增进全县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对“三化”建设工作的了解,县委组织部从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中摘编了以下应知应会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基础知识

“三化”建设

  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工作目标

  争创“六好”基层党组织,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发展思路好、制度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总体思路:

  四个方面定标准、六个方面立规范、一张网络联整体。四个方面定标准:即组织设置标准化、领导班子建设标准化、经费保障标准化、活动场所标准化。六个方面立规范:即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化、组织活动规范化、运行机制规范化、服务群众规范化、工作任务规范化、党建责任规范化。一张网络联整体:即建成一张覆盖全省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基层党建信息化网络,把“支部建在网上、党员连在线上”。 

“三个清单”:

  即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将省市县调研督导发现的问题及时纳入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狠抓整改销号落实。 

“六有”标准:

  党组织活动阵地“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  

二、组织设置标准化

党的基层组织设置:

 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员人数100名以上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50名、不足10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总支;正式党员3名以上、50名以下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应当成立党支部。 

党的基层组织任期:

  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一般为5年,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一般为3年,其中,村和社区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为5年。 

三、组织活动规范化

“三会一课”制度:

  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支委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党课一般每季度安排1次。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组织活动。 

主题党日:

  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 

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

  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组织生活会一般以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党小组会形式召开。党支部一般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组织党员进行评议。民主评议党员可以结合组织生活会一并进行。 

 

谈心谈话制度:

  党支部应当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每年谈心谈话一般不少于1次。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出现重大困难、身心健康存在突出问题等情况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帮助做好心理疏导;对受到处分处置以及有不良反映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四、不同领域知识点及相关要求

(一)农村(社区)

  “三委一社”:即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五室两站两中心”:即党员活动室、村民理事室、扶贫工作室、警务室、卫生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 

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利用农村祠堂、村组空置老房、闲置村小等场所,依托以文化广场和幸福食堂为中心的整合农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妇女、儿童、青年之家、“法律讲堂”“四点半课堂”“云讲堂”“村史馆”“道德红黑榜”“好人榜”等资源,为群众提供开放式、便于群众开展活动的场所。 

发展党员:以发展致富带头人、在外成功创业人士、青年党员为重点,每个村原则上每两年发展1名35岁以下年轻党员,并按照上年度发展计划指导数的2倍以上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储备。 

一肩挑”:全面推行村书记、主任“一肩挑”。
“三务”公开:即定期对党务、村(居)务、财务进行公开,落实广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核两委五机制”:全面落实村级一核两委五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高效有序运行,深化组织、队伍选拔、教育管理、民主协商、激励等五个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四议”是指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两公开”是指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二)机关企事业单位
机关党建有关职责:单位党组(党委)领导本单位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单位党组(党委)书记(含不设党组、党委的单位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每半年至少主持召开1次会议研究机关党建工作。每年向机关党员大会通报1次抓党建工作情况。机关基层党组织(机关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每个月召开1次委员会会议,讨论决定机关党建具体工作。
党员到社区报到“六个一”即每年至少参加1次社区党组织生活、与社区干部进行1次座谈、开展1次社区调研、认领1个“微心愿”、当1天社区志愿者,有帮扶能力的报到党员直接联系帮扶1户社区困难群众。
结对共建“三清单一协议”: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全面推进“三清单一协议”,即明确单位资源清单、社区需求清单、共建项目清单,单位和社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
发展党员:突出从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机关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负责人、优秀业务骨干和青年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与发展对象人数之比一般不低于3:1。
规范统计“两类”台账:按照县直机关工委下发的“修水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台账模板”要求,分别做好党委(党总支)层面和党支部层面的台账统计。
(三)“两新”组织
“两新”组织:即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合称为“两新”组织。
组织设置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相当、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一管五”模式,成立联合党支部;开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试点,分行业、分领域、分类别成立枢纽型社会组织。
两个覆盖”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四项提升”:“两个覆盖”提升、组织活力提升、党建力量提升、基础保障提升。
两个“双强六好”创建目标“两新”党建工作机构:按照领导体系好、组织构架好、党建覆盖好、工作成效好、保障机制好、责任落实好的“六好”标准,达到组织强、指导强的创建目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按照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制度落实好、保障机制好、作用发挥好、服务发展好的“六好”标准,达到党建强、发展强的创建目标。
发展党员:建立新发展党员谈话考察制度,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把出资人(发起人)、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技术骨干(工匠)等培养成党员。
联合党支部“四个一”组织活动制度:每个月听取一次业主和党员、职工的意见建议,每个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每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