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然淘汰229家落后花炮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先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考评位居全省39位,列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工业园区排名从全省第34名,再次跃升至第29名,连续3年列全市县区第一;1-9月份,全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占全市新增数量的50%,稳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全市唯一的“五型政府”示范县,见证实干担当;公共文明指数实地测评列省级测评标准第一,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列全省第8,诠释城乡巨变…… 在花炮产值税收骤降和疫情防控的双重挑战下,上栗是如何保持县域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强劲势头,并创造出多个全市第一的奇迹?紧咬产业转型目标,突出党建的引领作用,52万上栗人民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实干兴县的担当,汇聚起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 以人民为师:转出作风新气象 “在鑫通做工每月能拿4000多工资,现在产品批量出口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在招工上肯定会优先考虑本地人。”“鑫通出资改善村里设施,安排村民就业,四期征地我肯定支持,工作组明天就可以来丈量。”近日,一场“屋场贴心会”在沽塘村栗子山自然村落举行,镇村干部与40多户群众挑灯夜谈,在和谐氛围中用3小时敲定征拆事宜。 拜群众为师、与群众商量,是干部作风转变的写照。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下行压力,上栗县结合深化和拓展“群众贴心人”活动,创造性推出“包村长制”、“屋场贴心会”等工作机制,打通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和“廉洁萍乡”建设为契机,每年预算1620万元用于村级班子绩效考核,拿出200万元奖励4类20个“红旗党支部”,有效激发村级组织干事创业激情。打造163个村(社区)廉洁平台,建立小微权力清单,选聘507名党员群众担任“村务监督员”,推动监督向村组延伸。 把156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下派到156个行政村担任“包村长”,为村级协调资金1.2亿元,联系项目500余个。创新推出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村组屋场为阵地、以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屋场贴心会”,党员干部回到出生地或挂点村,用7000余场“屋场贴心会”宣讲政策、分析形势、收集意见,解决问题4000余个。 “以前是我们去找干部,现在干部主动下组,有啥想法当面提。疫情中身先士卒,洪水中不顾个人安危,这样的干部我们信服。”在赤山镇幕冲村,现年73岁的何火生说,“村里引进公司打造‘田园综合体’和研学基地,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赚钱,公司年收入也有1000多万元。” 以民生为先:转出城乡新面貌 走进大气蓬勃的上栗中学胜利校区,现代教育气息让人倍感舒心。这个总投资4亿元、能容纳4500名学生的新校区,是上栗县为补齐高中教育短板,自筹资金实施的最大教育单体项目,助推高中毛入学率上升至92%。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牢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上栗县全力补齐设施短板。四年投入达30亿元,完成城乡道路建设970公里,占全市新增里程的59%。“七纵十横”快速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以全省第3成绩获评“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投资14亿元整体搬迁28所乡村学校,完成109所学校、28个教学点和51所幼儿园建设,教育教学条件实现质的飞跃。投资13.45亿元,全面完成栗水河、萍水河等防洪工程和沿河整治项目,全县防洪抗灾能力大为提升。投资3.75亿元实施县医院外科大楼、医技楼等项目,完成9个中心卫生院和154个村级卫生室建设,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变。 围绕“建美城市、留住乡愁”目标,上栗县投入6.2亿元拉通平安中路、绕城公路等12条城区道路,城区面积由9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先后建成花炮文化博览园、栗江公园、花海广场等休闲公园,完成小街小巷“白改黑”51万平方米,新建成博物馆、展示馆、档案馆,新增碧桂园、红星美凯龙等房地产企业11家,新开发面积达198.9万平方米,城市功能与品质持续提升。 连续4年实施“乡镇六个一” 工程,投入12亿元用于900余个新农村示范点及美丽乡村建设,涌现出红色斑竹、秀美泉塘、生态长塘等一大批示范亮点。先后完成3.2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优质稻米生产基地6个共10万亩,2020年水稻种植面积新增2万亩,年产稻谷达2.14亿斤。 以富民为要:转出发展新天地 “去年6月动工,虽然疫情影响了工期,但在今年10月设备已调试完毕,400名员工已就位试产,300亩荒山已经变成现代化厂区。”在丰达兴5G线路板产业园,公司行政经理冯兴第介绍说,“我们的产品主供华为、TCL、长虹等客户,明年能满负荷生产,5年内年产高频高速线路板300万平方米,创利税2亿元以上,并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 落后花炮企业的淘汰退出,给县域经济发展和百姓就业产生巨大冲击。上栗县坚持以富民为要,奋力推动主导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向文化旅游转、向特色农业转,蹚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抢抓赣湘区域合作历史机遇,大刀阔斧坚强赣湘合作产业互补平台。把先进装备、电子信息、食品药品作为主攻方向,设立10亿元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县级干部挂帅担任产业链“链长”,先后引进项目256个,总投资740余亿元。其中,仅丰达兴就促成联锦成、宇柏林等2个“2050”项目落地,并带来5家关联企业,助推上栗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伍子醉食品,4500余名员工中有70%来自花炮退出企业,月工资均在4500元以上。 为了引导龙头企业参与长株潭产业链分工,上栗县党政代表团11次赴长株潭地区对接,推动5家龙头企业与中南大学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基地,推动中科院上硅所在上栗建设技术转移孵化基地,推动阿尔法药业与浙江大学共建高分子药用辅料中心,推动鑫通机械、科源冶金、天奇汽配等企业与三一重工、长沙比亚迪、蓝思科技等知名湘企合作。今年前3季度,全县入园企业从31家发展至11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96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税收3.51亿元,同比增长77.4%,可提前实现4连翻。花炮在县财政的占比,从2016年的37.59%下降至12.49%。 为了引导花炮行业良性发展,坚持一手抓花炮行业整顿提升,一手抓退出企业转型扶持。投入5000余万元建成“智慧安监”平台和“原材料采购大数据平台”,组建波波等52家花炮集团,投资4亿元建成花炮文化博览园,承办世界烟花大会“上栗之夜”创意焰火艺术汇演,加速花炮传统产业向文化旅游转、向创意燃放转。1-8月,花炮出口额达8亿元,与2016年同期同比增长52%。小型燃放活动进景区、进景点,助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游客接待人数同比增长55.6%。 对接长株潭庞大消费市场,选准肉兔、蚕桑、黑山羊、果蔬和油茶等特色产业作为退出转型方向,出台政府贴息贷款扶持政策,全力予以支持。87家退出企业转型养兔养蚕,盘活2800余栋花炮退出企业的闲置厂房,带动2.5万名农村人口增收。目前,19个省级贫困村、3000余户贫困户已高质量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44%下降到0.18%以下,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1433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