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湘东区地处赣湘边界,是江西的“西大门”。近年来,湘东区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创新开放、工业强区、乡村振兴、城市提质、民生优先”五大战略,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产业转型不断加速、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以产业为核、以文化为魂、以科技为媒,湘东区正凝聚起建设“赣西新门户”的磅礴力量。 鸬鹚烟雨艺术景区 产业为核推进乡村振兴 “自从村里建了三石竹艺中心、海绵城市植物培育基地,我再也不用起早贪黑进城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村民们的腰包都越来越鼓了。”湘东镇江口村村民凌中荣说。 走进湘东镇江口村,一栋栋新中式风格的民居映入眼帘。村道旁,海绵城市植物培育基地、油葵花卉种植基地、鸬鹚烟雨艺术景区等产业化项目落地开花。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江口村党支部书记杨少春介绍,为了增强“造血”功能,江口村因地制宜打造了农业、文旅和社区功能相融合的产业。村级集体经济由之前的近乎为零,发展壮大到如今的10万元左右,村民人均年增收4000元左右。 在三石竹艺中心的工作室内,工人们正忙着制作瓷胎竹编。 “他们不仅仅编织器皿,还编织生活。”三石竹艺品牌创始人张三石表示,这些工人都是江口村及附近的村民,以妇女居多,瓷胎竹编制作让她们拥有一技之长,在兼顾家庭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份收入。 瓷胎竹编是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所有的工序从竹子到竹丝再到编制,全部都是靠人工来完成。 “目前,三石竹艺中心共吸纳了30余名妇女在此务工。”张三石说,未来将培育更多本土工匠,推动瓷胎竹编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助力湘东打造竹文化特色名片。 江口村的变化,只是湘东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湘东区围绕“乡村振兴,美丽先行”,着力打造萍水河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正不断“破茧”。同时,湘东区打造了一条从湘东滨河新区连接萍乡市中心城区的20公里沿河绿道。 “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百姓的幸福感更强了。如今,一个‘科学布局规划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美丽湘东正在加速成型。”湘东区委书记杨博表示。 文化为魂赋能城市发展 悦耳的歌声、悠扬的琴声、琅琅的读书声……清晨,一抹冬阳照进江口村闲来书院,把每一间教室都映成了金色。新的一天,在各种美妙的声音中开始。 闲来书院是由一个废旧的民宅改造而成,这座民宅的主人是年近80岁的老党员易相奇。为了传承江口耕读文化,易相奇将民宅免费提供给村委会。如今的闲来书院,已经成为江口村服务点,里面配备了阅览室、琴室、棋室、书法室、党员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 零799艺术区也是湘东区的一个文化产业项目,包括5000平方米的名家绘画工作室、文化产品艺术展厅和1800平方米艺术交流广场。 “零799艺术区的建成,能更好地发挥‘集场效应’,向群众普及了文化艺术教育,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湘东区乃至萍乡市的城市文化软实力。”杨少春说,零799艺术区建成后,每天来此参观、学习、交流、写生的群众络绎不绝。 在文化艺术的熏陶下,不少人都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江口村就有这样一位农民老伯,他叫陈萍发,今年61岁,他时常到艺术区参观,看了许多的名家作品,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已经自主学习绘画数月有余。 市民在“书香驿站”阅读 “如今的江口村,不仅有田园气息,还充满了文化馨香,已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村’!”杨少春说。 在湘东区,书香四溢的除了闲来书院,还有“书香驿站”。 “这里环境好、藏书多,在这样优雅的环境里读书是一种享受。”市民彭根玲表示。 6月25日,湘东区月亮广场、太阳广场和龙舟公园新建的3个“书香驿站”正式开放,为读者提供全天候图书自助借阅服务。每个驿站配有图书4000至6000册,涵盖经典文学、名人传记、自然科学等多个类别。 “驿站设有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机、电子书下载机等智能设备,凭身份证、读者证、微信二维码和支付宝二维码便可入内,很方便。”彭根玲一边操作着自助借书设备,一边说道。 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为进一步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湘东区近年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书香驿站”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打造“15分钟阅读圈”,营造“书香湘东”的良好氛围。 科技为媒助力转型升级 工业陶瓷是湘东区的支柱产业,作为“中国工业陶瓷之都”的湘东区,如何筑牢产业转型发展的根基? 科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近年来,湘东区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投资1.2亿元建设湘东区科创中心,引进清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佛山陶瓷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设立流动专家工作站,并组建了上海大学江西材料基因组工程产业研究院、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萍乡分院、萍乡先进陶瓷产业研究院,全力打造“三院一中心”的共享创新平台。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湘东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探索“政府+科学家+企业家”合作模式,在引进科研人才的同时,一个个项目应运而生。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萍乡分院挂牌仅半年多时间,就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陶瓷3D打印机及专用陶瓷料浆;江西和鑫高科新型泡沫陶瓷VOC催化新材料进入中试评估阶段,中试评估性能达行业先进水平…… 与此同时,湘东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为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湘东区对入驻公共创新平台的服务团队设置3年过渡期,每年补助研发经费500万元;对企业自主引进的创新团队给予设备购置资金补贴;通过发放引才补贴等方式引进科研人才……目前,全区各类创新平台汇聚研发人员120余人,研发项目20多个。 除了发展工业陶瓷、彩印包装等传统产业,湘东区还大力引进了光电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项目,新引进福斯特智能制造产业园、江华环保、人民电器、怡钛积科技、盛显光电等5个“5020”项目。其中,福斯特智能制造产业园龙芯微项目从动工到建成试产仅用时180天,创造了工业项目建设的“湘东速度”。 “科技创新为湘东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杨博表示,近年来湘东区每年新增4至5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数字背后,折射的是湘东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智能制造稳步推进,新兴动能贡献提升。(沈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