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源11月9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邬斌 龚婷)“孩子们,该起床了,要上课了!” “穿好衣服、鞋子,排好队去洗脸!” 眼前这位正在逐个轻声叫醒学生,耐心指导学生穿衣穿鞋的妇女便是萍乡市安源区白源街城镇贫困群众赖世英。 “现在我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又有党和政府这么好的政策,最艰难的时候我都挺过来了,我相信只要勤劳肯干,日子一定能过得红红火火。”赖世英一边和记者聊着一边打开宿舍门窗给宿舍通风。 今年42岁的赖世英家住白源街新村社区,在新村社区只要说起赖世英,人人都竖起大拇指称赞。 2016年7月30日,赖世英丈夫彭世萍突发性脑干出血,因出血量较大导致全身瘫痪,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过的十分艰难,但是命运依然没有照顾这个不幸的家庭,2019年9月11日赖世英丈夫因病突然离世,留下赖世英和两个年幼的女儿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家婆,家中顶梁柱的突然倒下让这个家庭再次遭受严重打击,赖世英一度意志消沉、精神不振。 白源街挂点的区领导和社区工作人员得知赖世英家庭变故后,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并予以思想开导:“世英啊,人死不能复生,以后的路还长。你要相信党和政府,现在的政策那么好,生活一定能够好起来!” 社区志愿者慰问赖世英(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根据赖世英家庭情况,白源街第一时间将她纳入特困人员,通过享受低保政策和申请临时救助等帮助其渡过困难。同时,让她两个女儿均享受了教育扶贫各项政策,上小学的大女儿在享受“两免”基础上每年补助500元 ,幼儿园的小女儿每年享受1500元的资助费。 2020年3月,社区工作人员多方联系,为她安排了白源街中心幼儿园生活老师的岗位,一方面可以方便她照顾小女儿,一方面增加了她的固定收入。街道和社区的关怀、政府扶贫惠民政策的帮扶,让赖世英心里暖洋洋的:“多亏了党的好政策,我才有了稳定的收入,摆脱了贫困,日子越过越好了。” 赖世英在幼儿园厨房工作(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赖世英每天都是最早来学校的,对待学生也非常有耐心,很多事情也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尝试,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她。”白源中心幼儿园园长说道。 白源街党委书记黄胜军介绍,“我们通过入户摸底,填好贫困群众信息采集表,做好台账,以便靶向脱贫,确保精准识别每一户城镇贫困户。” 赖世英只是安源区城镇群众脱贫解困的一个缩影。安源区将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通过构建体系、摸清底数、先行先试三步走,聚焦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医疗、教育等贫困群众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精准发力,统筹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帮扶,确保城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为了切实促进各项帮扶政策落实生效,安源区给予有条件的困难户创业指导及贷款上给予政策倾斜,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社区公开招聘、联合安源工业园开展“两业”扶贫等方式为困难群体提供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脱贫解困,同时覆盖医疗保障、居民养老保险。 截至目前,安源区城镇特困对象101户101人,城镇低保对象10377户17308人,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131户162人,资助购买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7976人395.48万元,资助购买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254人32万元,发放租赁补贴166人12.93万元。 此外,安源区开展各具特色的帮扶活动,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为城镇贫困群众开展就业、医疗、子女助学等慈善帮扶,打好政策“组合拳”,全面执行好、落实好惠民政策,强化社会救助对基本生活托底功能,稳定实现城镇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统筹推进分层分类救助;在教育救助、就业创业、住房安全,医疗保障上下功夫,发挥各类资源帮扶优势,整合社会资金,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帮扶、形成合力,确保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同步小康目标如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