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五陂镇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通过唤醒农村沉睡资源,变存量为增量,变资源为资产,让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多元发展、多点开花。 林业分场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为进一步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林业分场实施“党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共同开发打造“山水田园+吃喝玩乐”的诗画三湾旅游项目。三湾村民自筹资金120余万元,关闭占地10亩的养猪场,建成陶艺体验馆,打造农家乐,推出精品徒步路线,建设生态河堤、游客码头等配套设施。通过“百姓众筹”新模式,一个集观光、休闲、体验、会展、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已然成形,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以上。林业分场还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发动成立合作社,让村民们持续获得租金和分红。 长潭村是全国一村一品蔬菜基地,大部分村民靠蔬菜种植增收。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总支书记陶礼鹏牵头领办的萍乡常兴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高效蔬菜产业,已安排30名贫困户就业,销售收入达10万余元。今年合作社盘活闲置资源,将该村辖管的中环路桥底打造成集蔬菜加工包装、文化宣传、卫生环境提升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性场地。目前,已吸引两家商户进驻,合作社自主发展洗车行,预计年经营收入达30万元。 享受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红利的,还有大田村的村民们。走进该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工人们或在除杂草,或在查看幼苗,一派繁忙景象。发展铁皮石斛产业,有效解决了部分村民就近务工问题,拓展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石斛条也因此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脱贫致富的“绿金条”。像铁皮石斛这样的种养产业,在大田村还有很多。近年来,该村按照“盘活资源、种养结合、发展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抢抓发展新机遇,成立农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发展种养产业,逐步推进种养产业化进程,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该村有合作社8家,覆盖了果树、中成药、花卉苗木、蜂蜜、家畜等多个产业,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