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湘东的好消息真是接连不断! 11月14日下午, 在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浏阳分会场 “秋收杯”湘赣边革命文物讲解大赛中, 区委党校的周涛, 以《勤廉-一位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为讲解主题, 摘得本次大赛一等奖! “秋收杯”湘赣边革命文物讲解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周涛 中共萍乡市湘东区委党校 《勤廉-一位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 勤廉,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 ——中共湘东区委党校周涛 萍乡路与醴陵通, 溪上长亭草木中。 行尽江南有山处, 门前隔水是湘东。 湘东地处赣湘边境,是江西的西大门,俗有赣西门户,吴楚通衢之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来宾们,大家好!我是9号参赛选手周涛,来自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委党校。今天我带来的是:一个在革命战争年代,为我党理论宣传工作作出卓越贡献的革命家凯丰,一封家书背后的故事,题目为:《勤廉,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 “淑英吾儿,知道你们进步,非常高兴,参加业余文化学习非常好,必须要不断学习才能进步。至于你说要到沈阳来,要我安排工作,是不妥的。我是党的干部,如果党的干部都为自己家人安排工作,那还怎么为人民服务呢……” 这是一位父亲回复给女儿的一封家书。 大家一定很好奇,这位父亲为什么这么铁石心肠,连自己的女儿也不愿意帮一帮呢?家书的主人又是谁呢?是的,他就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战士,我党杰出的理论宣传家,被大家称之为“笔杆子”的凯丰。1925年,淑英还在母亲腹中时,凯丰就已经远离家乡参加革命。为了革命,凯丰再不舍也只能将这份亲情深深的埋在心底。他一生对党忠心耿耿,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何淑英一生只见过父亲两次面,一次是1951年在沈阳,凯丰时任沈阳特别市委书记,当时沈阳刚刚解放,百废待兴。为抓好这座城市的生产、市政、社会秩序,凯丰竭尽全力,坚定沉着,有条不紊地领导开展各项运动和民主改革。身为市委书记的凯丰没有太多时间来陪一陪自己从未见过面的女儿,他只是嘱咐女儿要积极参加新中国建设,靠劳动养活自己。担心女儿回家路上冻着,送给女儿一件他穿了多年的破了袖口的旧毛衣,这是他最贵重的东西了;担心他生病的孙儿,把自己的全部积蓄50元给孙儿治病。 我是一名党校的干部,每当我为学员讲授凯丰的这封家书时,我的心都为之一震,久久不能平静。一位党的高级干部竟然不能安排子女的工作;一位父亲送给女儿最贵重的礼物竟然是一件破毛衣,一位爷爷在孙儿病重时付出的全部积蓄竟然只有50元。无法理解的背后,是共产党员的忠诚;不尽人情的背后,是共产党员的清廉,是那个时代的革命家和我党高级干部的真实写照。 后来,何淑英回到夫家株洲,参加学习班被分配去做会计工作。她第二次见父亲是1955年在北京,那时凯丰重病住院。得知女儿参加工作非常高兴,他抓住女儿的手,反复强调一定要廉洁自律,一分一毫也不能动公家的钱。几十年来,何淑英牢记了父亲的教诲。父亲没有给予她什么物质的东西,却留给她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凯丰逝世已经六十多年,但是党和人民并没有忘记他,今天,我们在凯丰故里,建立凯丰生平业绩展览馆,就是缅怀他为党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成立了湘东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就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要学习他对理想坚定不移,对事业忠心耿耿,光明磊落。 重读这封家书,让我们触摸先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精神风范! 重温这段故事,让我们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韧的政治定力,始终做到廉洁自律的政治本色! 期待您的光临 大赛现场,来自江西万载湘鄂赣革命纪念馆、江西铜鼓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湖南浏阳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胡耀邦故里管理局多家革命纪念馆等近20支参赛队伍的选手精神饱满,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围绕“秋收起义”革命人物、革命文物、革命事件和革命精神,演绎了发生在湘赣边大地上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的红色故事。 此次大赛采取现场打分评选的方式,评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秋收杯”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的举办,旨在宣传湘赣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经典旅游景区、革命文物和人物的魅力,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加强湘赣两省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提升湘赣边讲解人员讲好红色经典故事的能力,让沉淀于湘赣大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