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宜居美县”建设,近日,上栗县召开全县文明创建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议,全体与会人员观看城乡环境乱象专题片,会议通报集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结果,考核排名靠前的金山镇、上栗镇、赤山镇作典型发言,鸡冠山乡、东源乡作表态发言……坚持“一月一考核一奖惩”考评机制,这只是上栗县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的措施之一。近年来,该县为加强秀美城乡建设,县委、县政府高位推进,相继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多项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1+8+1”环境整治系列行动方案,明确了重点任务、工作责任、考核标准,每月通报考核结果,确保“宜居美县”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夯实基础,打造靓丽集镇 大力提升城镇功能品质,注重将“海绵城市”理念、本土文化元素融入集镇建设之中,全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净化“六化”工程,民生基础不断夯实,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完成51万平方米小街小巷“白改黑”,投入1145万余元完成厕所革命解决市民“如厕难”,新建浏万东路400余个停车位缓解市民“停车难”,投入440余万元提升改造农贸市场优化“菜篮子”购物环境,投入4000余万元铺设污水管网解决城区“雨污混排”,投入217万余元实施“楼道点亮”照亮市民“回家路”。合理开发闲置土地,提供市民饭后休闲好去处,投入400余万元新建200亩市民广场,种植花草12.84万平方米,建设游步道0.48万平方米及凉亭、瞭望塔、移动服务厅4座;投资800余万元对沿河南路改造,新建架空旋转“网红桥”……一处处设施逐步完善,成就更多市民休闲打卡地,城镇颜值不断刷新。 改善环境,留住美丽乡愁 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PPP项目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处理”模式全覆盖,融资2.1亿元创新推出“达标村”创建,全面推动“四拆四清”“垃圾分类”等攻坚行动,拆除空心房2400余处、旱厕1900余户,清理垃圾1.3万余处、乱堆乱放3.1万余处,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8%。梯次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入7.15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9座、污水处理站26座,农村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7万吨。持续推进乡镇“六个一”工程,加快完善秀美乡村、文体广场建设,累计投入4.3亿元建设1451个新农村点,创建美丽宜居庭院5000余个,新建文体活动场所320余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162个,打造出花炮小镇、鸡冠小镇、禅意小镇、傩文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和泉塘村、踏塘村等一批国家级休闲秀美乡村,“门前三包”成自觉行动,“红黑榜亮相”成常态考评,“垃圾分类模式”成全省典型……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留住乡愁记忆,获得感幸福感洋溢在广大村民的笑脸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