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镇 查看内容

点亮诗和远方

2020-11-20 12:57|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江口村头,一河清水倒映着蓝天,水面上水鸟翻飞,歌声婉转;河边的栈桥下,菖蒲挺立,粉黛乱子草正开着花,如云似雾;零799艺术区,一栋栋风格简约又不失艺术气息的建筑,散落在山坡上;浏市古渡口,新建的浮桥横跨 ...

江口村头,一河清水倒映着蓝天,水面上水鸟翻飞,歌声婉转;河边的栈桥下,菖蒲挺立,粉黛乱子草正开着花,如云似雾;零799艺术区,一栋栋风格简约又不失艺术气息的建筑,散落在山坡上;浏市古渡口,新建的浮桥横跨河上,水中鱼儿依稀可见,不远处,是青翠的群山和白墙黛瓦的民居…… 

沿着省道 S533和湘麻公路一路前行,只见20公里渌水河岸青水美,沿途景致让人流连忘返,更不由得感慨:“湘”别两年,当刮目相看。这是湘东区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带来的变化,也是湘东推进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带来的惊喜。 

青山绿水为村庄添魅力 

“想不到咱们萍乡也有这么美的风景,而且美景中还有这么浓厚的文化气息。”11月15日,市民黄女士和家人一起游览了“网红村”湘东镇江口村和附近几个景点后,非常惊喜,也非常感慨。 

而江口村的村民们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江口村就从一个偏僻闭塞的落后小山村,华丽变身“流量明星”,络绎不绝的游客为这个小村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和机遇。 

“我的老家就在江口,之所以在外面打拼几十年后又回到家乡,主要是看到家乡的环境越来越美,交通也越来越方便。”三石竹艺负责人张理萍告诉记者,因为留恋家乡的山水,同时希望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经济,他回到江口老家创办了中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竹编产品,目前有20多位当地村民在公司上班。 

在张理萍的记忆中,门前这条河曾经是他童年时的乐园。春天在清澈的河水里打水漂,夏天下河游泳摸鱼,秋天在河边看老渔翁领着鸬鹚捉鱼……“可惜有一段时间河水污染严重,鱼少了,下河游泳也成为梦中的童年记忆。”张理萍说,“这两年回家时发现,河水又变清了,而且沿岸有防护堤,还修了自行车道,进出村子的路也修通了,我对家乡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不止张理萍看准家乡的发展机遇,村里不少在外创业或打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巨变,纷纷回乡创业。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做起了电商,还有的就在家门口新开办的企业上班。年轻人的回流,加速了村庄发展的步伐。短短数月间,江口村就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庄,一跃而成独具特色的“网红村”。

华丽“蝶变”的背后,是多年来坚持不懈的环境治理和多项民生工程的推进。不仅是江口村,整个湘东区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都取得了亮眼的成效。通过近几年的“清河行动”,全区水环境明显好转,河道水质显著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达100%。湘东与湖南株洲交界处的国控金鱼石断面水质连续3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特别是今年4月份以来,每个月都是II类水质。通过打造20公里的“一江两岸”生态走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环境初步形成。 

山清了,水秀了,一个个乡村旅游点如散落在河畔的珍珠,而相继修通的中环路、S533省道和湘麻公路,像一条丝带,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 

沿着河流驱车从桐田经江口到浏市,再到湘东,一路只见河水清澈,水面波光粼粼,一派秋水长天好景色。这样的美景不仅吸引了城里人前来观赏游玩,也勾起了许多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引得他们纷纷回乡创业就业,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生力军,让许多原本冷清的村庄重新焕发了生机。

文旅融合为山水着新韵 

如果说一河清水像水晶鞋,让许多村庄从“灰姑娘”变身“美丽公主”,那么,文化创意元素的注入就像魔法棒,赋予了平凡乡村不一样的“魔力”。 

在新晋“网红村”江口村,除了鸬鹚烟雨艺术景区、廊桥、栈道和油葵花卉基地外,游客还有两处必去的打卡点——三石竹艺博物馆和零799艺术区。 

据介绍,零799艺术区于今年7月动工,总投资约1000余万元,占地39.01亩,建有面积5000平方米的绘画工作室和艺术展厅,以及1800平方米的艺术交流广场。湘东区实施这一项目,旨在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萍乡文化艺术新地标。零799艺术区建成后,很多艺术家纷纷把工作室从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搬到湘东。艺术区不仅提升了江口的颜值,更让这个小村庄独具文艺气质。 

离江口不远的浏市浮桥,同样因其文化底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少市民特地前往,只为一览古渡口新浮桥风采。家住浮桥边的黄堂村村民、86岁的李新提老人告诉记者,浏市曾经是繁华的水运港口,早年两岸居民过河主要靠摆渡。老浮桥建于1947年,2009年新的大桥建成后就基本上不再使用,后因年久失修被拆除。今年在原址上按老浮桥原貌新建了一座浮桥,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浏市街上又热闹起来了,餐馆都新开了好几家呢。”这位曾经守护老浮桥10多年的老人,望着河对岸来来往往的车辆和游人,似乎又看到了浏市老街昔日的繁华景象。 

而位于峡山口街滨河东路文创街区旁的田野里,一片100多亩的格桑花开得正艳,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赏、拍照。不远处由原萍乡发电厂旧址改造成的新生互娱网红基地、峡山口街文化站和湘东区图书馆,成为“网红”打卡地以及居民和游客休憩、阅读的好去处。在湘东的各公园、广场,还有4处书香驿站,也早已成为风景中的一道道风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风景因文化而灵动厚重,旅游因文化而更具魅力。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赋能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探索了新方向,让人们在山水间感悟人文风情,品味“诗和远方”之美。湘东文旅融合,还可以走得更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