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冲村位于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境内,距离萍乡市区仅5公里,是典型的城市近郊村庄。全村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00余亩,全村总人口5282人。过去,水稻种植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土地贫瘠,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单一,是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2017年以来,幕冲村以乡村旅游为依托,依靠农业产业基地、田园风光、现代农业和研学经济,打造幕冲村田园综合体,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明显壮大,群众收入水平较快增长。2017年实现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2018年实现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2019年实现集体经济增收5.5万元,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可增收超过10万元。 突出支部引领,带动村民共同创业 幕冲村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基本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谋生,村上随处可见荒田荒地。幕冲村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在党员中选好致富带头人、找准“路径图”,在各个村民小组或屋场中频繁召开“屋场贴心会”听取意见建议,统一党员群众创业思想和决心,召开村民大会成立金丝皇菊种植合作社和赤水生态有限公司,决定整合现有闲置资源打造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研学体验相结合的田园综合体。 强化市场导向,打造多元现代农业 合作社共流转土地1850亩,种植见效快、经济效益好、市场认同度高的农作物,并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种植比例。同时,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研学基地多元有机结合,建造完成1000多平方米农庄,打造上千米休闲步道,完成了268米长的观光长廊,建设了占地20亩拥有12台菊花烘干机的烘干房,并通过举办菊花节、千人宴、恐龙展、灯光秀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参观,凝聚了大量人气,壮大了集体经济。 坚持股份运营,开启发展新型模式 合作社模式:一是任何人不得控股超过50%;二是村民可以以资金、土地流转等方式入股;三是合作社的大门永远向村民敞开。这一发展模式吸引了712户农户加入合作社,村集体也出资25万元入股,占合作社股份的5%。根据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协议,每年大部分利润用于扩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利润用于分红。2017年,合作社将60万元利润进行分红,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2018年,合作社将40万元利润进行分红,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2019年,合作社将50万利润进行分红,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同时,村支部将附近工业园区零星“边角”地报批后建起板房,2018年起,按每月2500元的价格出租给村民经营农家乐、超市等,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3万元。 案例启示 幕冲村在支部引领下,敢于大胆尝试,以“党建+田园综合体”模式,走依靠群众、紧跟市场、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打破了发展瓶颈,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三农”印象,实现了“农业有干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玩头”的完美蜕变,走出了一条特色明显的乡村振兴道路。 |